「甜心,求你嫁給我吧!」添哥向女友說。
女友忸怩地反問:「為何我要嫁給你?」
添哥一本正經地說:「Well,從經濟學角度看,你嫁給我,是一種理性行為,你每日要做很多事務,我也一樣。結了婚大家便可以分工合作,這樣可提升效率,這就是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夫的理論重心。」
女友聽來沒趣,毫無浪漫,於是晦氣地說:「嫁給你都好,不過,條件是家務要兩個人分擔。」
添哥答:「你有所不知,甜心,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規模經濟』,做一件工作要專注,效率才會高,所以我們當中,一個要全職工作,另一個要全日做家務。」
將經濟學融入生活
女友越聽經濟理論越不耐煩,說:「那麼你全職做家務好了,男女平等嘛,我們女人工作能力不比男人低啊!」
添哥笑了,道:「不要生氣,我絕對不小看你的工作能力,可是我們男人做家務的能力,遠遠低於女人,根據『比較優勢』理論,分工基礎,在於能力的相對差異,即是說,即使你工作和家務兩方面的能力都比我好,但我做家務的能力極差,所以做家務的重任,最好交給你。」
經濟掛帥,無厘情趣,是添哥(Tim Harford)的本色,這樣求婚的成功率有多高?不知道,但這樣的生活哲學,令他寫成《The Logic of Life》(「生命的邏輯」),這本將經濟學融入生活的暢銷書,日勤早前介紹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可預測的非理性」)說的是人的非理性,同時出版的生活的邏輯,偏偏打對台,力證人類行為理性得超乎想像。
他舉出的例子包括,近年美國年輕人,以口交形式進行性行成風;CEO的薪酬達天文數字;大城市裡女多男少,以及辦公室特別多閒言閒語等現象,全都是人類理性行為的結果。添哥文筆生動,說服力強,早前的著作,其中文版名為《卧底經濟學》,已是賞心悅目之作,新書更將趣味經濟學再發揚光大。
添哥就男女關係的課題,提出進一步的見解。他說,自五十年代開始,家居生活自動化,洗衣機和燙斗陸續面世,人類的生活得以改善,同時婦女的自殺率顯著下降,添哥說,這並非巧合。以往的家務未至於辛苦到迫婦女尋死吧?
家電挽救尋死婦女
添哥有另一個解釋,洗衣機和燙斗的發明未發明之前,婦女每天為了做家務而無暇外出工作,無法自立,若果不幸地,婚姻關係發展到無藥可救的地步,離婚在當時等於「經濟自殺」。家居自動化之後,婦女有空暇投入社會工作,財政能力得以提高,如果不幸婚姻生活不愉快,可以選擇離婚,離婚與自殺之間任選,離婚是理性的選擇。
添哥的看法有時可能太市儈,但他的書可以為你帶來另類角度的思考空間。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市場非理性行為可預測嗎?
跟朋友一起到酒吧,每個朋友都巧合選擇了啤酒,你有三個選擇,第一,刻意人棄我取,以顯示個人性格,選伏特加;第二,追求同聲同氣,爭取朋友的認同,選啤酒;第三,別人要甚麼由他的,你最愛可樂,所以選可樂。你會怎樣選?
有位專門研究人類行為的學者,叫阿丹(Dan Ariely)指出,美國人多選第一項,即別樹一幟;香港人則多選第二項,愛爭取認同,但無論美國人或港人,都面對同一問題,就是放棄第三項,結果嚐不到自己的心頭好。阿丹認為,人是非理性的。
人的選擇並非理性
阿丹的新書名為《Predictably Irrational》(「可預測的非理性」),嘗試解釋「為何你總購買沒用的東西?」、「為何昂貴的藥物總較便宜的見效?」,及「為何人總喜歡貪小便宜?」等日常生活中,非理性常態所衍生出來的問題。
此書引起廣泛回嚮,高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出版商更找來嘉信理財主席Charles Schwab和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撰寫印在書背評語。此書融合心理學和經濟學,討論所謂「行為經濟學」,其提出的論點大有捧場客,尤其在經濟及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的今日。
主流經濟學基於理性行為的假設,推斷市場永遠是對的。次按危機所引發的全球信貸緊張,股市大幅波動,甚至迫使開業近百年的證券行貝爾斯登因周轉不靈而賣盤,令人問,市場是否失靈了?經濟學中「人是理性的」這個假設,是否已不合時宜?阿丹的答案,是肯定的。
阿丹指出,人的選擇充滿非理性因素,我們對價值的判斷力很薄弱,價值的判斷往往在比較下形成。另外,我們的決定也過份依重個人經驗。再者,貪小便宜、執、偏見、情緒、環境,及別人的行為等因素,都阻礙我們作出理性的決定,令我們變愚。
不同因素影響有別
此書為對「行為經濟學」這門流行學科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概覽。日勤感到可惜的,是作者阿丹未能實現他的承諾,那就是對非理性行為的預測。看完此書,日勤得出相反的觀點──非理性行為是不可能預測的。
阿丹對非理性行為的預測只限於在實驗室內,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就不能。現實,十數個因素同時發揮作用,影響我們的選擇,每個因素影響力之輕重不同,亦因人而異,也隨時間變化,又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結果產生出來的,是甚麼非理性的行為?天曉得。
回到酒吧的例子,阿丹預測港人會跟隨朋友點啤酒,但在其他非理性因素同時影響下,你可以想:「喝凍檸茶有refill,較抵飲。」或者「上次飲啤酒後拉肚子。」你的決定變得難以預測。再者,放棄自己喜歡的可樂的人一定是笨蛋嗎?也許,顧及社交需要的人,也是理性的一種表現。
有位專門研究人類行為的學者,叫阿丹(Dan Ariely)指出,美國人多選第一項,即別樹一幟;香港人則多選第二項,愛爭取認同,但無論美國人或港人,都面對同一問題,就是放棄第三項,結果嚐不到自己的心頭好。阿丹認為,人是非理性的。
人的選擇並非理性
阿丹的新書名為《Predictably Irrational》(「可預測的非理性」),嘗試解釋「為何你總購買沒用的東西?」、「為何昂貴的藥物總較便宜的見效?」,及「為何人總喜歡貪小便宜?」等日常生活中,非理性常態所衍生出來的問題。
此書引起廣泛回嚮,高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出版商更找來嘉信理財主席Charles Schwab和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撰寫印在書背評語。此書融合心理學和經濟學,討論所謂「行為經濟學」,其提出的論點大有捧場客,尤其在經濟及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的今日。
主流經濟學基於理性行為的假設,推斷市場永遠是對的。次按危機所引發的全球信貸緊張,股市大幅波動,甚至迫使開業近百年的證券行貝爾斯登因周轉不靈而賣盤,令人問,市場是否失靈了?經濟學中「人是理性的」這個假設,是否已不合時宜?阿丹的答案,是肯定的。
阿丹指出,人的選擇充滿非理性因素,我們對價值的判斷力很薄弱,價值的判斷往往在比較下形成。另外,我們的決定也過份依重個人經驗。再者,貪小便宜、執、偏見、情緒、環境,及別人的行為等因素,都阻礙我們作出理性的決定,令我們變愚。
不同因素影響有別
此書為對「行為經濟學」這門流行學科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概覽。日勤感到可惜的,是作者阿丹未能實現他的承諾,那就是對非理性行為的預測。看完此書,日勤得出相反的觀點──非理性行為是不可能預測的。
阿丹對非理性行為的預測只限於在實驗室內,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就不能。現實,十數個因素同時發揮作用,影響我們的選擇,每個因素影響力之輕重不同,亦因人而異,也隨時間變化,又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結果產生出來的,是甚麼非理性的行為?天曉得。
回到酒吧的例子,阿丹預測港人會跟隨朋友點啤酒,但在其他非理性因素同時影響下,你可以想:「喝凍檸茶有refill,較抵飲。」或者「上次飲啤酒後拉肚子。」你的決定變得難以預測。再者,放棄自己喜歡的可樂的人一定是笨蛋嗎?也許,顧及社交需要的人,也是理性的一種表現。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填海築路,可以解決問題嗎?
政府一直力推的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可謂一波三折。由於政府沒有為工程中需要臨時填海的10.7公頃諮詢公眾,被高等法院裁定違反《保護海港條例》的規定,工程勢必再度延期。
政府提出興建中環灣仔繞道的最大理據,當然是要紓緩中區一帶嚴重的交通擠塞問題。每次提到塞車問題,政府來來去去也只得幾道板斧:填海、起新的公路、研究實行電子道路收費等等。但這麼多年來,港島一帶的路越起越多、維多利亞港越填越窄,交通擠塞的問題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原因到底是甚麼?
規劃政策不平衡
其實造成塞車問題的真正原因大概只有一個,就是香港的商業活動高度集中於「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的所謂CBD地帶,結果造成人流、車流迫爆港島北部。不改變現時這種將商業辦公室集中港島區的規劃政策,恐怕起多幾條中環灣仔繞道都無補於事。
試想一下,每天有多少名居住在九龍及新界的香港居民,要乘坐巴士及地鐵到港島的CBD地帶上班?假如政府在九龍及新界區規劃多幾個商業中心,可以減少幾多人長途跋涉到港島返工?可以減少幾多條過海巴士線?可以減少幾多架私家車、小巴出入港島區?可以為擠迫的紅隧減少幾多的使用量?可以減少幾多的汽車廢氣排放量?
將香港的商業地帶多元化、分散化,可謂一石數鳥:不但能夠徹底解決港島北部的交通擠塞問題,更加可以減低紅隧的使用量及紓緩港島區的空氣污染。為何政府有這張好牌卻不上,偏要挑戰民意填海起路,甚至要打巿民荷包推行電子道路收費?
都是高地價政策惹的禍
除了歸咎香港的高地價政策,我實在找不到其他理由,去解釋為何政府會漠視常識、始終堅持在港島大起商業樓宇,而拒絕將CBD分散到其他區域。
因為只有繼續將商業中心集中在港島,才能夠確保「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這條黃金地段的地價、樓價、租金一直高企。如果把商業中心分散到九龍及新界,港島北部的辦公室還會這麼吃香嗎?地產商手頭的商廈豈不是會大大貶值?
在政府與地產商一家親的香港,塞車是不能夠避免的,而海還是會繼續填。
政府提出興建中環灣仔繞道的最大理據,當然是要紓緩中區一帶嚴重的交通擠塞問題。每次提到塞車問題,政府來來去去也只得幾道板斧:填海、起新的公路、研究實行電子道路收費等等。但這麼多年來,港島一帶的路越起越多、維多利亞港越填越窄,交通擠塞的問題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原因到底是甚麼?
規劃政策不平衡
其實造成塞車問題的真正原因大概只有一個,就是香港的商業活動高度集中於「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的所謂CBD地帶,結果造成人流、車流迫爆港島北部。不改變現時這種將商業辦公室集中港島區的規劃政策,恐怕起多幾條中環灣仔繞道都無補於事。
試想一下,每天有多少名居住在九龍及新界的香港居民,要乘坐巴士及地鐵到港島的CBD地帶上班?假如政府在九龍及新界區規劃多幾個商業中心,可以減少幾多人長途跋涉到港島返工?可以減少幾多條過海巴士線?可以減少幾多架私家車、小巴出入港島區?可以為擠迫的紅隧減少幾多的使用量?可以減少幾多的汽車廢氣排放量?
將香港的商業地帶多元化、分散化,可謂一石數鳥:不但能夠徹底解決港島北部的交通擠塞問題,更加可以減低紅隧的使用量及紓緩港島區的空氣污染。為何政府有這張好牌卻不上,偏要挑戰民意填海起路,甚至要打巿民荷包推行電子道路收費?
都是高地價政策惹的禍
除了歸咎香港的高地價政策,我實在找不到其他理由,去解釋為何政府會漠視常識、始終堅持在港島大起商業樓宇,而拒絕將CBD分散到其他區域。
因為只有繼續將商業中心集中在港島,才能夠確保「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這條黃金地段的地價、樓價、租金一直高企。如果把商業中心分散到九龍及新界,港島北部的辦公室還會這麼吃香嗎?地產商手頭的商廈豈不是會大大貶值?
在政府與地產商一家親的香港,塞車是不能夠避免的,而海還是會繼續填。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對沖基金不是魔鬼
TCI追擊領匯,迫令管理層提高公屋商戶的租金,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國家貨幣被迫大幅貶值,導致經濟陷入一片蕭條,這一切看來都與對沖基金有關。他們被指通過大幅度的槓杆效應,來提高資本金,然後集體攻擊金融體系的弱點,藉以操控金融市場,搜刮普羅百姓的財富,行為形同魔鬼。相信對大部份港人而言,對沖基金等同高風險和不道德的滋事者。
神秘面紗背後
大家心目中的對沖基金,可能每一個都類似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傳媒經常以負面標籤的對沖基金,其實是一個統稱。事實上,廣為人知的量子基金(索羅斯)或老虎基金(羅賓遜)只是眾多對沖基金的其中一種,他們被稱為宏觀對沖。通過運用大量的槓杆和衍生工具,以巨額的金錢投機於因政府或匯率機制所產生的錯誤價格,乘機謀取暴利。經典例子就如97年前的東南亞國家或92年的英鎊危機。不過,縱然這類基金的市場影響力巨大,他們亦只佔整個對沖基金行業的5%。
那其他95%又是甚麼?不同於宏觀對沖基金,他們有些其實是很低風險的。與大眾想法不同,他們當中一大部份都不運用槓杆,而又有相當穩定的回報,附表列出了各主要類別對沖基金的風險與回報。
由附表可見,除了傾向沽空,其他各類對沖基金的沙爾指數都比標普500或MSCI世界指數為高。意即這些基金每單位風險的回報都較整體股票市場為高。
資金流向說明一切
根據Barclay Hedge和Hennessee Group LLC的資料,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由92年350億美元,增至07年的17205億美元,而基金數目亦已超過8000個。何解一向被傳媒負面標籤,被冠以高風險和高借貸的對沖基金,會在過去15年增長48倍?為何那些富戶和機構投資者仍那麼願意將錢投放予他們?他們樂此不疲當然有理由,木石下星期會為大家介紹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就算各位不打算投資於對沖基金,以他們過萬億美元的規模,加深對他們的理解也是必要的。
不容否認,在云云對沖基金中,總有一小部份是壞孩子,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其他對沖基金正當而高明的投資技巧。事實上,木石就曾見過一群相當出色的對沖基金,他們在一段長時間都能保持每年18%的回報(扣除所有費用後),同時接近每月皆錄得正回報。不過,他們大部份的最少投資額都超過200萬至500萬美元。所以說,對沖基金不是魔鬼,他們只是服務有錢人罷了。
神秘面紗背後
大家心目中的對沖基金,可能每一個都類似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傳媒經常以負面標籤的對沖基金,其實是一個統稱。事實上,廣為人知的量子基金(索羅斯)或老虎基金(羅賓遜)只是眾多對沖基金的其中一種,他們被稱為宏觀對沖。通過運用大量的槓杆和衍生工具,以巨額的金錢投機於因政府或匯率機制所產生的錯誤價格,乘機謀取暴利。經典例子就如97年前的東南亞國家或92年的英鎊危機。不過,縱然這類基金的市場影響力巨大,他們亦只佔整個對沖基金行業的5%。
那其他95%又是甚麼?不同於宏觀對沖基金,他們有些其實是很低風險的。與大眾想法不同,他們當中一大部份都不運用槓杆,而又有相當穩定的回報,附表列出了各主要類別對沖基金的風險與回報。
由附表可見,除了傾向沽空,其他各類對沖基金的沙爾指數都比標普500或MSCI世界指數為高。意即這些基金每單位風險的回報都較整體股票市場為高。
資金流向說明一切
根據Barclay Hedge和Hennessee Group LLC的資料,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由92年350億美元,增至07年的17205億美元,而基金數目亦已超過8000個。何解一向被傳媒負面標籤,被冠以高風險和高借貸的對沖基金,會在過去15年增長48倍?為何那些富戶和機構投資者仍那麼願意將錢投放予他們?他們樂此不疲當然有理由,木石下星期會為大家介紹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就算各位不打算投資於對沖基金,以他們過萬億美元的規模,加深對他們的理解也是必要的。
不容否認,在云云對沖基金中,總有一小部份是壞孩子,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其他對沖基金正當而高明的投資技巧。事實上,木石就曾見過一群相當出色的對沖基金,他們在一段長時間都能保持每年18%的回報(扣除所有費用後),同時接近每月皆錄得正回報。不過,他們大部份的最少投資額都超過200萬至500萬美元。所以說,對沖基金不是魔鬼,他們只是服務有錢人罷了。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小馬哥的考試卷
本欄已經推出了三個星期,聰明的讀者一定會察覺,我們三位作者的文章題材似乎包羅萬有,既有投資、經濟分析,又有時事評論。
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專欄有點不倫不類,但其實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打破將「時事評論」及「財經分析」分開的傳統做法。試想想,你要投資美股,除了要掌握經濟及公司數據,總不能對美國的政局一無所知吧?
所以我們膽大包天,希望將這個專欄打造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言論平台,讓讀者們同時掌握政經脈搏。
檢視台灣政經大局
馬英九勝出總統大選,台灣人莫不對小馬哥寄予厚望。今日我就同大家檢視一下台灣的管治及經濟大局。
觀乎目前形勢,馬英九要開創所謂「百年盛世」,首先要處理好四大管治任務,當中既有政治矛盾,也有經濟難題:
四大管治考題
第一,搶佔先機,管理好民眾期望。
馬英九挾高票當選的mandate,加上國民黨在立法院有三分之二的優勢,施政理應暢通無阻。但馬英九的政治資本雄厚,既是優勢,亦可能是詛咒,因為台灣民眾對新政府的期望只會更高、小馬哥的蜜月期亦會較短。如果馬英九無法搶佔先機,迅速落實一、兩項改革,他的民望將會快速萎縮。
第二,擺平黨內各派,處理好人事布局。
馬英九能夠當選總統,藍營上下團結一致,是其中關鍵。但大選過後,黨內矛盾會否浮上檯面?馬英九與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這對死敵,施政上能否配合?馬英九能否擺脫黨內各大勢力的羈絆,籌組令人耳目一新的執政團隊?如果馬英九的新內閣予民眾「東拼西湊、政治妥協」的印象,恐怕新政府一上場便會陷入捱打。
第三,緩和族群矛盾,與民進黨良性互動。
馬英九以58%的超高得票率贏得大選,固然是重大勝利,但換個角度看,民進黨執政八年一塌糊塗,謝長廷居然還可以穩奪41%選票,顯示綠營玩弄族群矛盾的手法,並非沒有社會基礎。要化解過去八年兩極化政治的傷痕,馬英九就不能只做藍營的總統,而要爭取與民進黨良性互動、甚至延攬綠營人士入閣,營造「全民政府」的格局。如果馬英九無法紓解省藉矛盾,所謂「百年盛世」的說法也就無從談起。
第四,推動經濟升級,避免產業空洞化。
過去八年民進黨政府實行銷國政策,台灣經濟已陷入邊緣化危機。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現時台灣的科技、電子產業仍然有一定優勢,但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壓力下,邊際利潤已經不斷下降。馬英九提出「兩岸共同市場」,固然方向正確,但如果台灣本土的產業沒有相應升級,開放巿場只會造成經濟進一步空洞化。馬英九以「拼經濟」贏得大選,經濟搞得不好,小馬哥的總統寶座恐怕不易坐穩。
考試的鐘聲已經響起了,小馬哥會怎樣回答這份試卷?
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專欄有點不倫不類,但其實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打破將「時事評論」及「財經分析」分開的傳統做法。試想想,你要投資美股,除了要掌握經濟及公司數據,總不能對美國的政局一無所知吧?
所以我們膽大包天,希望將這個專欄打造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言論平台,讓讀者們同時掌握政經脈搏。
檢視台灣政經大局
馬英九勝出總統大選,台灣人莫不對小馬哥寄予厚望。今日我就同大家檢視一下台灣的管治及經濟大局。
觀乎目前形勢,馬英九要開創所謂「百年盛世」,首先要處理好四大管治任務,當中既有政治矛盾,也有經濟難題:
四大管治考題
第一,搶佔先機,管理好民眾期望。
馬英九挾高票當選的mandate,加上國民黨在立法院有三分之二的優勢,施政理應暢通無阻。但馬英九的政治資本雄厚,既是優勢,亦可能是詛咒,因為台灣民眾對新政府的期望只會更高、小馬哥的蜜月期亦會較短。如果馬英九無法搶佔先機,迅速落實一、兩項改革,他的民望將會快速萎縮。
第二,擺平黨內各派,處理好人事布局。
馬英九能夠當選總統,藍營上下團結一致,是其中關鍵。但大選過後,黨內矛盾會否浮上檯面?馬英九與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這對死敵,施政上能否配合?馬英九能否擺脫黨內各大勢力的羈絆,籌組令人耳目一新的執政團隊?如果馬英九的新內閣予民眾「東拼西湊、政治妥協」的印象,恐怕新政府一上場便會陷入捱打。
第三,緩和族群矛盾,與民進黨良性互動。
馬英九以58%的超高得票率贏得大選,固然是重大勝利,但換個角度看,民進黨執政八年一塌糊塗,謝長廷居然還可以穩奪41%選票,顯示綠營玩弄族群矛盾的手法,並非沒有社會基礎。要化解過去八年兩極化政治的傷痕,馬英九就不能只做藍營的總統,而要爭取與民進黨良性互動、甚至延攬綠營人士入閣,營造「全民政府」的格局。如果馬英九無法紓解省藉矛盾,所謂「百年盛世」的說法也就無從談起。
第四,推動經濟升級,避免產業空洞化。
過去八年民進黨政府實行銷國政策,台灣經濟已陷入邊緣化危機。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現時台灣的科技、電子產業仍然有一定優勢,但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壓力下,邊際利潤已經不斷下降。馬英九提出「兩岸共同市場」,固然方向正確,但如果台灣本土的產業沒有相應升級,開放巿場只會造成經濟進一步空洞化。馬英九以「拼經濟」贏得大選,經濟搞得不好,小馬哥的總統寶座恐怕不易坐穩。
考試的鐘聲已經響起了,小馬哥會怎樣回答這份試卷?
馬英九的勝選宣言(Part I)
馬英九的勝選宣言(Part II)
馬英九的勝選宣言(Part III)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李嘉誠的啟示
最近出席聚會,見到一名多年不見的舊同學阿牛。
阿牛人如其名,做事充滿幹勁。記得當年讀大學時,出身寒微的阿牛視李嘉誠為偶像,誓言要學習李超人,實現白手興家的「香港夢」。
我:「阿牛,咁耐冇見,環境如何?你間房係咪仲貼滿李嘉誠的海報?」
阿牛:「你唔好再提李嘉誠喇,佢已經唔係我偶像。」
我:「喂,你當年三句唔埋就大讚李超人,因乜解究依家離棄你偶像?」
阿牛:「唉,當年真係傻,以為香港大把發展機會,只要肯做肯搏,就會有機會出頭。出到來做野,先知香港今時唔同往日,依家除非你係做金融,否則都幾難發達。好似我咁打份牛工,日日做足十個鐘,畢業咁多年,都仲係得兩萬幾蚊人工。依家香港係有錢佬世界,有錢人可以炒股炒樓,大商家更可以壟斷巿場、上下其手。李嘉誠已經唔再係香港人的偶像,只係官商勾結的代名詞。」
政經氣候逆轉
回家途中,我反覆思量阿牛的說話,雖然他的講法略嫌偏激,但無疑反映了現時不少小巿民的心聲。
97年前,李嘉誠是香港人偶像,是因為當時的香港,被描繪成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巿,李超人白手興家的傳奇故事,標誌著不論出身、人人也有機會出頭的「香港夢」,小巿民從李家誠身上,看到了希望;但97年後,政治及經濟氣候逆轉,社會流動性不斷萎縮,「官商勾結」若隱若現,小巿民感到香港的競爭環境不再像以往那麼公平及開放,香港人亦由崇拜李超人,變成批判李嘉誠。
過去幾十年,香港經濟百花齊放,有多少人憑著拼搏精神,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生意;有多少人透過努力工作,逐步攀升為管理階層、「打工皇帝」。
香港發展不平衡
回歸以後,金融服務業一枝獨秀、其他行業則停滯不前。沒有人會否定金融業作為香港經濟火車頭的重要性,但「獨沽一味」發展金融業,只會令我們的經濟體系日趨狹窄,進一步惡化現時貧富兩極化的趨勢。在現時不平衡的發展模式下,只有少數高學歷、擁有專業資格的精英能夠從中得益,大多數的低下階層及普通中產,卻有搵食越來越艱難之歎。
貧富懸殊是每一個社會都有的現象,但如果社會流動性夠強,窮人看到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機會翻身,則社會的怨氣就不會積累;相反,如果階級流動變得閉塞,窮人看不到「向上爬升」的希望,貧富懸殊問題就可能引發社會矛盾。不幸地,香港現時正向著後一個方向發展。
社會流動性不斷下降,是香港當前最大的計時炸彈。終日把紐約、倫敦掛在口邊的政府高官,幾時才會醒覺?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世上那有不沉的戰艦!
擁有85年歷史,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於上星期五突然宣佈因周轉不靈,正尋求聯儲局救援。根據最新報道,摩根大通正以每股2元(美元.下同)收購貝爾斯登。沒錯,是2元。該股上星期五仍收報30元,而07年最高達159元。究竟何解一間擁有多達4000億資產(相當於4間恆生銀行),經歷過大蕭條及二次大戰的銀行,會一夜間落得如此下場?
金融業高槓杆的運作特性
一般商業常識告訴我們,一家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出資或向外界融資。財務學上,我們可以將總資產與股東資金之比稱為槓杆比率。這比率反映我們以多少股東資金去營運全部資產。比率越高,代表資產中靠借貸的比例越高,亦即代表所承擔的風險越高。正常情況下,大部份企業的槓杆比率是少於3倍的。現市場認為高風險的內房股介乎2至3倍,而銀行則普遍介乎15至18倍。
單憑這些比率,各位可能還不明瞭箇中底蘊。以匯豐為例,現時它的股東資金大約有1200億元,而放賬及投資等的總資產則達23500億,這大約是18.4倍槓杆。大家可能以為擁有龐大資產就一定穩如泰山。但理論上,如果匯豐虧損了23500億資產中的6%,即約1400億,那匯豐的股東資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億)便會消耗殆盡,銀行亦要倒閉。當然,筆者不欲在此危言聳聽,指匯豐會倒閉。眾所皆知,匯豐在風險管理上,一向勝於同儕。
木石想指出的,在金融業的高槓杆運作下,它們一點的犯錯空間都沒有。情況就如同期指買賣,稍一不慎,大部份本金(在銀行即是股東資產)便會輸掉。貝爾斯登之所以出事,與其高達33倍的槓杆比率實在不無關係。以它當時的高槓杆比率,任何突如奇來的衝擊,都足以把它拖跨。
損失的是股東非存戶
不過,大家不需神經過敏,擔心自己的存款會受波及。其實,本港大部份銀行作風保守,相對於國際及內地銀行,本地銀行坐擁大量儲備,就算包括次按所帶來的影響,仍然穩健有餘。至於那些飽受次按蹂躪的外資大行,各位亦不必過慮,只要還有投資者願意入股,銀行便可透過發股來「填數」。只是如此一來,大家所認定的不沉戰艦,它們的股東權益便會被大幅沖淡,股價亦可能久沉不起。
金融業高槓杆的運作特性
一般商業常識告訴我們,一家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出資或向外界融資。財務學上,我們可以將總資產與股東資金之比稱為槓杆比率。這比率反映我們以多少股東資金去營運全部資產。比率越高,代表資產中靠借貸的比例越高,亦即代表所承擔的風險越高。正常情況下,大部份企業的槓杆比率是少於3倍的。現市場認為高風險的內房股介乎2至3倍,而銀行則普遍介乎15至18倍。
單憑這些比率,各位可能還不明瞭箇中底蘊。以匯豐為例,現時它的股東資金大約有1200億元,而放賬及投資等的總資產則達23500億,這大約是18.4倍槓杆。大家可能以為擁有龐大資產就一定穩如泰山。但理論上,如果匯豐虧損了23500億資產中的6%,即約1400億,那匯豐的股東資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億)便會消耗殆盡,銀行亦要倒閉。當然,筆者不欲在此危言聳聽,指匯豐會倒閉。眾所皆知,匯豐在風險管理上,一向勝於同儕。
木石想指出的,在金融業的高槓杆運作下,它們一點的犯錯空間都沒有。情況就如同期指買賣,稍一不慎,大部份本金(在銀行即是股東資產)便會輸掉。貝爾斯登之所以出事,與其高達33倍的槓杆比率實在不無關係。以它當時的高槓杆比率,任何突如奇來的衝擊,都足以把它拖跨。
損失的是股東非存戶
不過,大家不需神經過敏,擔心自己的存款會受波及。其實,本港大部份銀行作風保守,相對於國際及內地銀行,本地銀行坐擁大量儲備,就算包括次按所帶來的影響,仍然穩健有餘。至於那些飽受次按蹂躪的外資大行,各位亦不必過慮,只要還有投資者願意入股,銀行便可透過發股來「填數」。只是如此一來,大家所認定的不沉戰艦,它們的股東權益便會被大幅沖淡,股價亦可能久沉不起。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問題出在醫管局,笨蛋!
我的拍檔陸日勤昨天剖析了實行強制保險,可能會衍生的種種問題。今天我就繼續為大家探討醫療改革。
政府曾經先後推出6份諮詢文件,每一次都是搬出同樣的改革理據,以及相類似的解決方案:人口老化及成本上漲,現時以稅收為主的融資制度已經不勝負荷,所以要設立新的融資途徑。然後就叫巿民在加稅、社會保險、私人保險及強醫金等方案中,揀一個可以接受的。
其實只要細心一點翻查資料,就會發覺政府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掩飾問題的真正原因:醫療融資失衡,是因為醫管局的服務定位出錯,醫管局才是問題所在!
衍生大鑊飯制度
醫管局成立以前,香港的公共醫療制度,基本上側重於為貧苦大眾提供重病住院服務。當時,巿民遇上頭暈身等小病,都是自掏腰包睇私家醫生,是百分之百的用者自付,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而無力負擔私家醫院收費,就可以到政府醫院接受診治。
但醫管局在90年成立以後,整個公共醫療系統就逐漸脫離原來只提供重病醫護服務的定位,變成小病與大病兼顧,窮人及中產來者不拒的「大鑊飯制度」。
醫管局的服務範圍不斷擴大、服務質素大幅改善,但收費卻繼續維持在低水平,自然吸引越來越多人幫襯公立醫院,結果當然就是私家醫療系統萎縮、公共醫療開支倍數增長,政府則要不斷向醫管局「泵水」(附圖)。
為醫療系統定位
由此可見,所謂醫療改革,重點根本不應該是探討那一套新融資方案較佳,而是檢討醫管局,以至整個公共醫療系統的定位。
醫療改革的最佳出路,其實是大幅縮減醫管局的服務範圍,讓公共醫療系統回到從前,為低下階層提供重病住院服務的定位。另一方面,政府則應該透過稅務優惠,協助中產人士購買醫療保險或提升保單,讓有能力的人重返私營醫療系統。
高官們,請不要再左閃右避了。拿出決心改革醫管局,把公共醫療重新定位,不要再打巿民荷包的主意了!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強制醫保:糖衣毒藥
我第一次獲公司發予醫療卡時,我感到十分高興,只需繳付30元,便可享用門診服務,光顧了幾次之後,發現原來到向醫療保健計劃覆蓋的診所求醫,與光顧私人診所是兩回事 -- 醫療保健的服務水平差一大截。那裡的醫生差不多沒有給我斷症,每次都是我自行告訴醫生自己生的是甚麼病,是感冒還是傷風,如遇上有不知名的痛症,醫生便開些消炎藥和止痛藥,便打發我離開。如果醫療保健計劃擴張至全港所有診所甚至醫院,那就糟糕了。
這個惡夢可能來臨,政府剛發表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其中一項建議,是強制市民購買基本的醫療保險,讓他們能負擔得起私營醫療服務,減少依賴公共醫療服務。醫療改革的目的,是應付人口老化,以及普通醫療成本上升,導致公共開支上漲的問題。為求客觀持平,諮詢文件也舉出有關建議的若干缺點,可是,文件沒有提及的,而我卻認為強制醫保最大的缺點,是它大概不能醫好病人。
在保險的制度下,醫療服務水平每況愈下,是必然的,其道理很簡單。醫療保險有別於其他保險,沒有清晰界定索償條件和保障。人壽保險的索償條件很清楚,人死了,便有權獲得保額。人不可能死兩次,但看醫生的次數,是由受保人自行決定,喜歡的話,每周到診所做身體驗查也可,對受保人來說,既然付了保費,醫療服務愈多愈好,這樣,便會出現濫用。
濫用增加醫療開支
濫用與服務水平有何關係? 在現時的公立醫院,差不多是免費的,濫用也很嚴重,但服務水平並沒有因此而受挫,你試過焦急地催促一個公立醫院的護士而成功沒有? 環顧世界,香港公立醫院的服務是一流的,在2003年沙士疫症期間,醫護人員的盡忠職守,令港人引以為榮。濫用可能令病人要待候多一會,但服務質素普遍能夠維持,原因是公立醫院是政府機構,沒有商業因素須考慮,以服務市民為首要任務。至於強制醫保制度下的私營醫院,情況全完不同。
再舉人壽保險做例子,受保的家人得到的保障是現金。醫療保險的保障是醫藥費。醫藥費是由醫院定的,醫藥費與醫療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斷症,每次診金是固定的,但斷症準確與否,為病人提供的的「保障」便差天共地,當中亦涉及人力資源成本。遇到濫用情況,私營醫院成本增加,無奈地,在保險制度下,醫藥費並非由病人直接支付,醫院加價是無法減少需要,而私營醫院有其商業考慮,唯一的辦法是在服務質量作相應調整。
醫好病人可減成本
有病醫不好,病人固然受苦。至於控制公共醫療成本,我認為最佳辦法,是醫好病人。長年累月出入醫院的老人家不在少數,試想,有多少是因為醫療怠誤而受不必要的苦? 醫療開支有多少是不必要的? 醫好了,他們就不會回來,醫療需求自然減。強制醫保旨在減低醫療開支的公共財政壓力,醫不好病人,反而變成加重社會負擔的根源。
明天,我的拍檔任一匡會以另一個角度,討論有關醫療改革的問題。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豬扒疑雲
稱呼女士為「豬扒」一向是帶貶意的,但隨豬肉價格急升,相信「豬扒」很快變成「高貴」的代名詞,比方說:「阿珍,你真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豬扒啊!」可能成為最佳的示愛語句。上月內地豬肉價格便急升六成。
上月內地消費物價指數創11年以來新高,達8.7%,升幅超過市場預期,令投資者擔心,中央政府將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筆者對此推論不敢苟同,筆者認為,中國當前出現的是局部通脹,而局部通脹不能構成人行加息的原因。
並非百物皆騰貴
百物騰貴現象出現了嗎?答案是「不」。飛騰的食物價格,拉高了整體物價。食物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3%,而非食物──包括住屋、衣、交通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升僅1.6%,遠低於食物價格漲幅之餘,甚至稱不上是可怕的水平。衣、交通、通訊、娛樂及教育甚至較一年前便宜。
食物價格上升,未來可能蔓延到其他經濟板塊嗎?暫時沒有跡象。去年六月是最初市場對通脹產生憂慮的起點,當時整體通脹為4.4%,食物漲價已達11%,由去年6月至今年2月的8個月內,整體通脹顯著上升,反映的主要是食物價格的變化,非食物項目顯然沒有受到影響,去年6月的非食物漲價僅1%。至2月的1.6%,漲幅只輕微上升了不足一個百分點。衣、交通、通訊的價格跌幅還擴大了。
廣泛通脹終會來
這樣不是說食物開支不重要,在中國的貧苦地區,食物平與貴性命攸關。政府也不容忽視人民的性命,以及可能引起的政治動亂,但是,政府應該針對個別市場去考慮對策,如果價格上升是周期性的,可能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對策,價格也會回落。有研究指出,豬肉的短缺,正是由於數月前豬價過低,導致豬農減少繁殖小豬,現在價格轉強,已鼓勵豬農大量繁殖小豬,相信價格在一兩個月內便回落。無論食物漲價的原因何在,投資者不應將食物問題錯誤地放大,當成宏觀經濟問題,有可能錯估當前形勢。
廣泛的通脹始終會來,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現象,祖國再偉大,也不例外。怎麼才算是廣泛的通脹?1993至1994年的情況便是,非食物價值漲幅維持在10至20%,食物漲價更為嚴重。導致中央大力煞車,關閉國企及大幅裁員。現在的市場機制較當年完善,情況未必至那麼糟,但目前的價格變動與當年不能相提並論。單單是食物漲價,不足以令人民銀行本月加息。
上月內地消費物價指數創11年以來新高,達8.7%,升幅超過市場預期,令投資者擔心,中央政府將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筆者對此推論不敢苟同,筆者認為,中國當前出現的是局部通脹,而局部通脹不能構成人行加息的原因。
並非百物皆騰貴
百物騰貴現象出現了嗎?答案是「不」。飛騰的食物價格,拉高了整體物價。食物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3%,而非食物──包括住屋、衣、交通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升僅1.6%,遠低於食物價格漲幅之餘,甚至稱不上是可怕的水平。衣、交通、通訊、娛樂及教育甚至較一年前便宜。
食物價格上升,未來可能蔓延到其他經濟板塊嗎?暫時沒有跡象。去年六月是最初市場對通脹產生憂慮的起點,當時整體通脹為4.4%,食物漲價已達11%,由去年6月至今年2月的8個月內,整體通脹顯著上升,反映的主要是食物價格的變化,非食物項目顯然沒有受到影響,去年6月的非食物漲價僅1%。至2月的1.6%,漲幅只輕微上升了不足一個百分點。衣、交通、通訊的價格跌幅還擴大了。
廣泛通脹終會來
這樣不是說食物開支不重要,在中國的貧苦地區,食物平與貴性命攸關。政府也不容忽視人民的性命,以及可能引起的政治動亂,但是,政府應該針對個別市場去考慮對策,如果價格上升是周期性的,可能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對策,價格也會回落。有研究指出,豬肉的短缺,正是由於數月前豬價過低,導致豬農減少繁殖小豬,現在價格轉強,已鼓勵豬農大量繁殖小豬,相信價格在一兩個月內便回落。無論食物漲價的原因何在,投資者不應將食物問題錯誤地放大,當成宏觀經濟問題,有可能錯估當前形勢。
廣泛的通脹始終會來,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現象,祖國再偉大,也不例外。怎麼才算是廣泛的通脹?1993至1994年的情況便是,非食物價值漲幅維持在10至20%,食物漲價更為嚴重。導致中央大力煞車,關閉國企及大幅裁員。現在的市場機制較當年完善,情況未必至那麼糟,但目前的價格變動與當年不能相提並論。單單是食物漲價,不足以令人民銀行本月加息。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還要搞黑箱政治到何時?
2008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快將殺到,各大政黨紛紛摩拳擦掌,為選戰做好準備。
開展競選工程之前,自然要先定下出戰人選。綜合各大報章的報導,民主派及建制派的各路人馬,都為擠入立法會選舉名單的頭位,而拼過你死我活。
泛民方面,民主黨自然又要面對黨內元老與「少壯派」爭位的老問題,加上新崛起的公民黨及社民連,一場同門相殘自然在所難免。親建制陣營也好不到那裡,先有傳言民建聯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為爭奪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而交惡,繼而又有港島區議員蔡素玉不肯退位,九龍東的陳婉嫻與陳鑑林則貌合神離,九龍西更有田北辰與建制派新貴梁美芬廝殺。最搞笑的,是工業界議員呂明華,在面對廠商會副會長林大輝的挑戰時,竟然公開叫對方「多等4 年」。
荒謬的協調政治
面對爭位,各大政黨還是拿出那一套老手法:論資排輩、由黨內的大佬們協調。
過去十多年,這種協調政治,已經把香港的政黨政治搞跨了,到底還要搞到何時?由各黨的元老進行協調,透明度極低,又欠缺競爭性,只會助長論資排輩的劣質文化、引發不公平的黑箱政治。在這套協調式政治下,多年來香港的政黨內鬥不斷(最明顯的例子自然是民主黨「少壯派」的多次政變),年青一輩無法上位,立法會議員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老臉孔,政壇變成一池死水。
建立完善的初選制度
相反,歐美的政黨在決定競選名單時,都是透過公平的黨內初選機制,讓所有有志參選的各路英雄公開較量,透過制度化的競爭解決爭位問題、促進人才的新陳代謝。現時奧巴馬與希拉里透過初選,爭逐民主黨總統提名,便是一例。
香港的政黨政治要走上制度化,就要建立有完善的初選機制,讓黨內不同派系的人馬,透過初選公開比過高低。否則,香港的政黨永遠難登大雅之堂,只會是一幫猶如江湖組織的烏合之眾。
是時候拋棄黑箱作業式的協調政治了!
開展競選工程之前,自然要先定下出戰人選。綜合各大報章的報導,民主派及建制派的各路人馬,都為擠入立法會選舉名單的頭位,而拼過你死我活。
泛民方面,民主黨自然又要面對黨內元老與「少壯派」爭位的老問題,加上新崛起的公民黨及社民連,一場同門相殘自然在所難免。親建制陣營也好不到那裡,先有傳言民建聯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為爭奪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而交惡,繼而又有港島區議員蔡素玉不肯退位,九龍東的陳婉嫻與陳鑑林則貌合神離,九龍西更有田北辰與建制派新貴梁美芬廝殺。最搞笑的,是工業界議員呂明華,在面對廠商會副會長林大輝的挑戰時,竟然公開叫對方「多等4 年」。
荒謬的協調政治
面對爭位,各大政黨還是拿出那一套老手法:論資排輩、由黨內的大佬們協調。
過去十多年,這種協調政治,已經把香港的政黨政治搞跨了,到底還要搞到何時?由各黨的元老進行協調,透明度極低,又欠缺競爭性,只會助長論資排輩的劣質文化、引發不公平的黑箱政治。在這套協調式政治下,多年來香港的政黨內鬥不斷(最明顯的例子自然是民主黨「少壯派」的多次政變),年青一輩無法上位,立法會議員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老臉孔,政壇變成一池死水。
建立完善的初選制度
相反,歐美的政黨在決定競選名單時,都是透過公平的黨內初選機制,讓所有有志參選的各路英雄公開較量,透過制度化的競爭解決爭位問題、促進人才的新陳代謝。現時奧巴馬與希拉里透過初選,爭逐民主黨總統提名,便是一例。
香港的政黨政治要走上制度化,就要建立有完善的初選機制,讓黨內不同派系的人馬,透過初選公開比過高低。否則,香港的政黨永遠難登大雅之堂,只會是一幫猶如江湖組織的烏合之眾。
是時候拋棄黑箱作業式的協調政治了!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財務推銷員不能盡信
「閣下如此年輕,MPF的投資當然是放在高風險股票基金」。相信大家對這句說話耳熟能詳,並信以為真,認為這個抉擇,最能達到高回報。然而,事實真的如此?
其實,無論在MPF、保險單內含的投資項目,或某些銀行的月供產品,大家的投資策略都自動地採用平均成本投資法(DCA)。甚麼是DCA?簡單來說,假設每月投資一固定金額如1000元,大家便能於股價下跌時買入更多股票,反之亦然。舉例,當股價是100元時,你能買10股,若股價跌至50元時,便能買20股,如此類推。這個自動機制讓投資者在低位買入多些,而在高位買入少些股票。根據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介紹單張,DCA可將購入價平均化,減低「高買低賣」的風險和排除因情緒波動而影響投資決定。
優點成低回報幫兇
事實卻是……
出於懷疑的想法,筆者做了一個簡單的研究。以下統計測試了三種投資方法(撇除股息計算):買入後持有、DCA和只在恒指16倍市盈率下才買入的DCA。研究結果顯示,自恒指由1964年成立至今,這三種投資方法中,DCA的表現都是最差的!
事實上,我們須知道DCA的優點和缺點。它不單止在低價,而且還在高價買入,如當指數在高位徘徊一段長時間才下跌(如1979至1984年),那所持的投資便大都是貴價貨,在這種情況下,DCA的回報可以是災難性的。另外,如指數持續地攀升(如1984至1994年及2004至2008年),DCA的優點便反成為低回報的幫兇。
以上統計結果告訴我們:
1. 統計數據經常被主事者操控以支持他們的論點。
2. 每個投資方法皆有自己的盲點和優點。
不同的策略在不同市況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DCA只是其中一個策略,如我們能避免於某些估值之上買入(筆者的實驗是16倍市盈率),它才能達到更佳的風險回報。因此,盲目地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宣傳單張照單全收,認為它們的計算萬無一失,純粹是美麗的聯想。同樣,如果不知就裏,便將「賴以退休」的MPF投資在最高風險的項目上,結果不如人意,這個賬都不知要算在政府,還是那些「信口開河的財務推銷員」上。
其實,無論在MPF、保險單內含的投資項目,或某些銀行的月供產品,大家的投資策略都自動地採用平均成本投資法(DCA)。甚麼是DCA?簡單來說,假設每月投資一固定金額如1000元,大家便能於股價下跌時買入更多股票,反之亦然。舉例,當股價是100元時,你能買10股,若股價跌至50元時,便能買20股,如此類推。這個自動機制讓投資者在低位買入多些,而在高位買入少些股票。根據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介紹單張,DCA可將購入價平均化,減低「高買低賣」的風險和排除因情緒波動而影響投資決定。
優點成低回報幫兇
事實卻是……
出於懷疑的想法,筆者做了一個簡單的研究。以下統計測試了三種投資方法(撇除股息計算):買入後持有、DCA和只在恒指16倍市盈率下才買入的DCA。研究結果顯示,自恒指由1964年成立至今,這三種投資方法中,DCA的表現都是最差的!
事實上,我們須知道DCA的優點和缺點。它不單止在低價,而且還在高價買入,如當指數在高位徘徊一段長時間才下跌(如1979至1984年),那所持的投資便大都是貴價貨,在這種情況下,DCA的回報可以是災難性的。另外,如指數持續地攀升(如1984至1994年及2004至2008年),DCA的優點便反成為低回報的幫兇。
以上統計結果告訴我們:
1. 統計數據經常被主事者操控以支持他們的論點。
2. 每個投資方法皆有自己的盲點和優點。
不同的策略在不同市況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DCA只是其中一個策略,如我們能避免於某些估值之上買入(筆者的實驗是16倍市盈率),它才能達到更佳的風險回報。因此,盲目地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宣傳單張照單全收,認為它們的計算萬無一失,純粹是美麗的聯想。同樣,如果不知就裏,便將「賴以退休」的MPF投資在最高風險的項目上,結果不如人意,這個賬都不知要算在政府,還是那些「信口開河的財務推銷員」上。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我買奧巴馬!
美國民主黨初選,奧巴馬與希拉里鬥得難分難解,但實際上奧巴馬已經穩佔上風。
希拉里在德州及俄亥俄州起死回生,只是避免了即時出局,但無法扭轉落後劣勢。奧巴馬現時仍然領先百多張黨代表票(Pledged Delegates),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規則下,除非希拉里能夠奇跡地、在餘下每一個州都以「七三之比」大勝奧巴馬,否則根本不可能反先(最新消息,奧巴馬剛在懷俄明州大勝希拉里)。
希拉里的唯一寄望,是爭取由民主黨高層組成的超級代表票(Super Delegates),但只要奧巴馬繼續保持領先優勢,超級代表們根本不可能拂逆民意,棄奧巴馬而取希拉里。民主黨的提名幾乎已是奧巴馬的囊中物。
一年前,希拉里宣布參選時,充滿自信地宣稱:「我來了,為了勝利而來!」(I'm in and I'm in to win)。參選之初,希拉里民意大幅領先,為何一年後的今天,希拉里竟然會被只當了3年參議員的奧巴馬殺得節節敗退?
希拉里打錯「經驗牌」
現代選舉戰略的精要,在於塑造一個選舉話題(Framing the debate),藉此動員選民支持。但非常可惜,希拉里從一開始就搞錯了戰場、打錯了「經驗牌」。
希拉里的如意算盤,是透過強調自己的豐富政治經驗、突顯奧巴馬經驗不足,從而說服選民她是擔任總統的最適合人選。但希拉里過份強調其從政經驗,卻無形中為自己貼上「過氣」(old-fashioned)、「維持現狀」(status quo)的標籤,而將「變革」(change)大旗拱手相讓給奧巴馬。
美國人要改變、不是要政治老手
須知道,經歷了布殊8年苛政的美國人,需要的並不是政治老手,而是改變及新方向。希拉里不斷重覆「經驗豐富VS經驗不足」(Experience VS Inexperience)這個策略,難以打動渴求改變的美國人。相反,奧巴馬的變革口號符合民心所向,他將選舉定調為「過去與未來之戰」(Past VS Future),不但成功將「守舊」的帽子扣在希拉里的頭上,更加一舉將自己經驗不足的弱點,包裝轉化成革新的動力。
共和黨的麥凱恩,年紀老邁、又同布殊關係密切,政治包袱甚大。只要奧巴馬順利贏得提名,繼續大打「Past VS Future」這張牌,在美國人渴求變革的大氣候下,他將可以輕鬆擊倒麥凱恩。
所以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我買奧巴馬!
希拉里在德州及俄亥俄州起死回生,只是避免了即時出局,但無法扭轉落後劣勢。奧巴馬現時仍然領先百多張黨代表票(Pledged Delegates),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規則下,除非希拉里能夠奇跡地、在餘下每一個州都以「七三之比」大勝奧巴馬,否則根本不可能反先(最新消息,奧巴馬剛在懷俄明州大勝希拉里)。
希拉里的唯一寄望,是爭取由民主黨高層組成的超級代表票(Super Delegates),但只要奧巴馬繼續保持領先優勢,超級代表們根本不可能拂逆民意,棄奧巴馬而取希拉里。民主黨的提名幾乎已是奧巴馬的囊中物。
一年前,希拉里宣布參選時,充滿自信地宣稱:「我來了,為了勝利而來!」(I'm in and I'm in to win)。參選之初,希拉里民意大幅領先,為何一年後的今天,希拉里竟然會被只當了3年參議員的奧巴馬殺得節節敗退?
希拉里打錯「經驗牌」
現代選舉戰略的精要,在於塑造一個選舉話題(Framing the debate),藉此動員選民支持。但非常可惜,希拉里從一開始就搞錯了戰場、打錯了「經驗牌」。
希拉里的如意算盤,是透過強調自己的豐富政治經驗、突顯奧巴馬經驗不足,從而說服選民她是擔任總統的最適合人選。但希拉里過份強調其從政經驗,卻無形中為自己貼上「過氣」(old-fashioned)、「維持現狀」(status quo)的標籤,而將「變革」(change)大旗拱手相讓給奧巴馬。
美國人要改變、不是要政治老手
須知道,經歷了布殊8年苛政的美國人,需要的並不是政治老手,而是改變及新方向。希拉里不斷重覆「經驗豐富VS經驗不足」(Experience VS Inexperience)這個策略,難以打動渴求改變的美國人。相反,奧巴馬的變革口號符合民心所向,他將選舉定調為「過去與未來之戰」(Past VS Future),不但成功將「守舊」的帽子扣在希拉里的頭上,更加一舉將自己經驗不足的弱點,包裝轉化成革新的動力。
共和黨的麥凱恩,年紀老邁、又同布殊關係密切,政治包袱甚大。只要奧巴馬順利贏得提名,繼續大打「Past VS Future」這張牌,在美國人渴求變革的大氣候下,他將可以輕鬆擊倒麥凱恩。
所以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我買奧巴馬!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懸崖勒馬 伯南克
對於有需要幫助的弱勢社群,政府應伸出援手,對於有能力自行改善生活的人,政府不應派「免費午餐」。相信這是社會上多數人認同的政策原則,如果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也認同這個觀點,就應立即放緩減息步伐。
聯儲局日前宣佈向銀行體系注資2000億美元,其積極行動加強了市場人士對聯儲局進一步大幅減息的預期。美國現時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最新的壞消息是,有房地產信貸公司陷入財政危機。另外,美國上月職位錄得5年來最大跌幅,因為樓價下滑,家庭財富數年來首度錄得收縮。
勉強減息浪費彈藥
更糟的,是由能源和食物價格帶動,美國通脹加劇。美國面對經濟衰退及高通脹雙重威脅,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其困擾之處,在於令傳統上用以調節經濟起落的貨幣政策失效。減息會助長通脹,加息又怕令經濟百上加斤。過去數月,伯南克選擇減息,挽救經濟、放棄穩定物價。
可惜,最近的形勢發展,顯示進一步減息對經濟的刺激效用將減少,伯南克的策略也應相應調節。美國國庫債券中,兩年期與10年期的孳息率差距,已擴闊至近四年來最大。長短期孳息率差距擴闊,顯示市場已將高通脹因素,反映到借貸成本上。
即是說,聯儲局減息,初期對經濟有刺激效用,但當減息力度達到某個臨界點,觸發高通脹預期,其效力便減少,計劃進行較長投資計劃的企業,就未能因減息而受惠。勉強減息只會浪費「彈藥」,徒增通脹禍害。再者,減息行動是有盡頭的,減至零便減無可減,聯儲局應該預留「彈藥」,待通脹預期冷靜下來時,看情況再減。
向有需要機構救援
有評論說,伯南克上任聯儲局主席之前,專門研究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對當時初成立的聯儲局,在危急時期還抽緊銀根,感到痛心疾首,近期積極減息,是避免重蹈覆轍。這個故事聽來動人,但混淆了今時今日的實施需要。
現時的困境應分開兩方面處理,其一是整體貨幣政策,即息口的加減調節,現在再減息也沒有意思。其二是危急應變措施,聯儲局應貫徹做好最後一位可靠的借貸人的責任,向有需要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救命水泡。其救援應集中在有需要的機構,而不是所有機構,以免任何機構可以隨便搭順風車。
「恐懼」是政治家常用的工具,2003年,他們催谷美國人對恐怖襲擊的恐懼,成功爭取人民支持侵略伊拉克。2008年,為總統大選年,政治家又重施故技,利用人民對經濟衰退的恐懼,向華爾街大派低息貸款,目的是收買選票。不斷印美元將拖垮美元價值,持有大量美元的,不只是中國和其他出口國,還有美國人自己。為了其國民的資產和美國的國際信用,早前揚言,在必要時不惜從直升機空擲銀紙的伯南克,是時間懸崖勒馬。
聯儲局日前宣佈向銀行體系注資2000億美元,其積極行動加強了市場人士對聯儲局進一步大幅減息的預期。美國現時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最新的壞消息是,有房地產信貸公司陷入財政危機。另外,美國上月職位錄得5年來最大跌幅,因為樓價下滑,家庭財富數年來首度錄得收縮。
勉強減息浪費彈藥
更糟的,是由能源和食物價格帶動,美國通脹加劇。美國面對經濟衰退及高通脹雙重威脅,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其困擾之處,在於令傳統上用以調節經濟起落的貨幣政策失效。減息會助長通脹,加息又怕令經濟百上加斤。過去數月,伯南克選擇減息,挽救經濟、放棄穩定物價。
可惜,最近的形勢發展,顯示進一步減息對經濟的刺激效用將減少,伯南克的策略也應相應調節。美國國庫債券中,兩年期與10年期的孳息率差距,已擴闊至近四年來最大。長短期孳息率差距擴闊,顯示市場已將高通脹因素,反映到借貸成本上。
即是說,聯儲局減息,初期對經濟有刺激效用,但當減息力度達到某個臨界點,觸發高通脹預期,其效力便減少,計劃進行較長投資計劃的企業,就未能因減息而受惠。勉強減息只會浪費「彈藥」,徒增通脹禍害。再者,減息行動是有盡頭的,減至零便減無可減,聯儲局應該預留「彈藥」,待通脹預期冷靜下來時,看情況再減。
向有需要機構救援
有評論說,伯南克上任聯儲局主席之前,專門研究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對當時初成立的聯儲局,在危急時期還抽緊銀根,感到痛心疾首,近期積極減息,是避免重蹈覆轍。這個故事聽來動人,但混淆了今時今日的實施需要。
現時的困境應分開兩方面處理,其一是整體貨幣政策,即息口的加減調節,現在再減息也沒有意思。其二是危急應變措施,聯儲局應貫徹做好最後一位可靠的借貸人的責任,向有需要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救命水泡。其救援應集中在有需要的機構,而不是所有機構,以免任何機構可以隨便搭順風車。
「恐懼」是政治家常用的工具,2003年,他們催谷美國人對恐怖襲擊的恐懼,成功爭取人民支持侵略伊拉克。2008年,為總統大選年,政治家又重施故技,利用人民對經濟衰退的恐懼,向華爾街大派低息貸款,目的是收買選票。不斷印美元將拖垮美元價值,持有大量美元的,不只是中國和其他出口國,還有美國人自己。為了其國民的資產和美國的國際信用,早前揚言,在必要時不惜從直升機空擲銀紙的伯南克,是時間懸崖勒馬。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匯豐: 天使與魔鬼
做匯豐股東、存戶、員工還是客戶最著數?
對一些小存戶來說,匯豐是貪婪鬼。她近年為了減省成本,不斷削減分行數目,並將傳統的櫃服務自動化,為小存戶尤其是老人家帶來不便。她更加徵手續費,加重小存戶的負擔;早前,豐還宣佈限制提款機提取現金金額,每次不能少於300元,引來社會人士反對,斥責其罔顧社會責任,該計劃最終因輿論壓力而擱置。小存戶的儲蓄也未見受保障,匯豐的存款利率只有半厘,未能抵銷高通脹所導致的財富蒸發速度。
匯豐對待其股東,好像較存戶好。投資匯豐股票,可享有六厘股息,遠高於存款利率。有別於越來越低的存款利率,而且股息還有所增長,第四季便較一年前增近一成。
股東較員工存戶幸福
對一些小員工來說,匯豐是吝嗇鬼,2007年匯豐盈利增長兩成,為市場預期的上限,即使香港業務盈利表現更佳,但相信其員工的薪酬,今年普遍加幅追不上盈利增長。匯豐股東,看來較員工幸福。
作為香港最大的銀行,在資金成本及行政效率方面,較其他銀行優勝。理論上,匯豐應該具有充足條件,向客戶提供最低息的貸款服務。事實上,匯豐的貸款利率不比同行低,例如實質按揭利率,與其他同行相若。也許,做匯豐的股東,著數較做其客戶多。
總之,匯豐盡量提高收入和減省成本,有時甚至不惜挑戰社會對大企業的商業道德底線。最新的業績公告裏,匯豐更開宗明義地訂定明確盈利目標,為股東回報15至19%,意思是,匯豐每賺一元,該一元若不分派給股東,留在匯豐內,須要產生一毫半至兩毫的盈利。對於提高員工、存戶和客戶的滿意度,匯豐則沒有設下明確的目標。
銀行應做好風險管理
表面上,做匯豐的股東好像較其存戶、員工和客戶都著數。可是,股東的利益亦不算太狹隘,匯豐有超過20萬個股東,當中包括其存戶、員工和客戶。更重要的,是社會需要專注維護股東利益的銀行。
全球經濟環境變化迅速,企業須靈活應變,對全球聘用33萬員工的大企業來說,變革是痛苦的。匯豐對盈利的渴求,便是她求變的一大動力。去年業績便顯示其變革是合時的。匯豐集中發展亞洲和新興市場的業務、重整在歐洲的業務、在美國進行重大的人事變更,以及慎重處理次按危機。這些策略,讓其抵禦信貸危機的能力優於同儕。
次按危機累及歐美政府要大灑公帑,花費天文數字去紓緩銀根緊張和刺激經濟,然而,銀行如果專心做好業務,包括風險管理,以免納稅人因其經營失誤而付出的不必要「補貼」,已是對社會利益的一大貢獻。
對一些小存戶來說,匯豐是貪婪鬼。她近年為了減省成本,不斷削減分行數目,並將傳統的櫃服務自動化,為小存戶尤其是老人家帶來不便。她更加徵手續費,加重小存戶的負擔;早前,豐還宣佈限制提款機提取現金金額,每次不能少於300元,引來社會人士反對,斥責其罔顧社會責任,該計劃最終因輿論壓力而擱置。小存戶的儲蓄也未見受保障,匯豐的存款利率只有半厘,未能抵銷高通脹所導致的財富蒸發速度。
匯豐對待其股東,好像較存戶好。投資匯豐股票,可享有六厘股息,遠高於存款利率。有別於越來越低的存款利率,而且股息還有所增長,第四季便較一年前增近一成。
股東較員工存戶幸福
對一些小員工來說,匯豐是吝嗇鬼,2007年匯豐盈利增長兩成,為市場預期的上限,即使香港業務盈利表現更佳,但相信其員工的薪酬,今年普遍加幅追不上盈利增長。匯豐股東,看來較員工幸福。
作為香港最大的銀行,在資金成本及行政效率方面,較其他銀行優勝。理論上,匯豐應該具有充足條件,向客戶提供最低息的貸款服務。事實上,匯豐的貸款利率不比同行低,例如實質按揭利率,與其他同行相若。也許,做匯豐的股東,著數較做其客戶多。
總之,匯豐盡量提高收入和減省成本,有時甚至不惜挑戰社會對大企業的商業道德底線。最新的業績公告裏,匯豐更開宗明義地訂定明確盈利目標,為股東回報15至19%,意思是,匯豐每賺一元,該一元若不分派給股東,留在匯豐內,須要產生一毫半至兩毫的盈利。對於提高員工、存戶和客戶的滿意度,匯豐則沒有設下明確的目標。
銀行應做好風險管理
表面上,做匯豐的股東好像較其存戶、員工和客戶都著數。可是,股東的利益亦不算太狹隘,匯豐有超過20萬個股東,當中包括其存戶、員工和客戶。更重要的,是社會需要專注維護股東利益的銀行。
全球經濟環境變化迅速,企業須靈活應變,對全球聘用33萬員工的大企業來說,變革是痛苦的。匯豐對盈利的渴求,便是她求變的一大動力。去年業績便顯示其變革是合時的。匯豐集中發展亞洲和新興市場的業務、重整在歐洲的業務、在美國進行重大的人事變更,以及慎重處理次按危機。這些策略,讓其抵禦信貸危機的能力優於同儕。
次按危機累及歐美政府要大灑公帑,花費天文數字去紓緩銀根緊張和刺激經濟,然而,銀行如果專心做好業務,包括風險管理,以免納稅人因其經營失誤而付出的不必要「補貼」,已是對社會利益的一大貢獻。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兩岸和解,有可能嗎?
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聲言那些台獨分子只要「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北京都將熱誠歡迎,以誠相待」。
胡錦濤再度向台灣伸出橄欖枝,加上國民黨的馬英九極有機會贏得月底的總統大選,一時間兩岸大吹和風。有分析員認為兩岸和解在望,於是建議大舉投資台股。
其實,兩岸和解極可能只是鏡花水月、台海局勢根本難望出現真正突破。
政治制度對立,難以全面和解
兩岸在可見的將來都難以全面和解,是因為已經民主化的台灣,與仍然由共產黨專政的中國大陸,有無法化解的政治矛盾。
台灣已故總統蔣經國,之所以在八十年代推行民主改革,其目的就是實行「民主抗共」的戰略。蔣經國深知中國大陸不論在國土面積、人口、天然資源、經濟潛力等方面,對比起台灣也佔有絕對的優勢。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成功,大陸國力日增,難保有一天台灣無力再抗衡北京,被大陸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吞併。
因此,蔣經國在晚年毅然推行政治改革,希望透過民主化,擴大兩岸在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上的差距。蔣經國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台灣人能夠享受到大陸所沒有的民主自由,便會抗拒與共產中國統一,「中華民國」便可以在台灣延續下去了。二十年後的今天,事實証明蔣經國的「民主抗共」戰略完全成功。透過民主化,台灣的本土意識迅速抬頭,當今台灣的政客,不論是來自藍營還是綠營,都必須奉行「台灣優先」的原則。
小心投資台股
政治制度上的差距,大大提高了北京推動兩岸和解的難度。即使馬英九順利當選總統,他也不可能違背台灣的本土民意,貿然與北京就展開和平談判。加上民主化下台灣人堅信自己是一個獨立政權、可以與北京平起平坐,絕不會接受以「一個中國」原則。因此,除非北京採取更寬鬆的態度、放棄以「一個中國」作為談判前提,否則恐怕尚未開始和談,雙方便已經鬧翻。
一句話,民進黨下台,或許可以刺激一下停滯多時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營造有善氣氛,但要實現兩岸全面和解,卻恐怕遙遙無期。
看見兩岸大吹和風,便貿然投資台灣股票,可真要小心一點哩!
胡錦濤再度向台灣伸出橄欖枝,加上國民黨的馬英九極有機會贏得月底的總統大選,一時間兩岸大吹和風。有分析員認為兩岸和解在望,於是建議大舉投資台股。
其實,兩岸和解極可能只是鏡花水月、台海局勢根本難望出現真正突破。
政治制度對立,難以全面和解
兩岸在可見的將來都難以全面和解,是因為已經民主化的台灣,與仍然由共產黨專政的中國大陸,有無法化解的政治矛盾。
台灣已故總統蔣經國,之所以在八十年代推行民主改革,其目的就是實行「民主抗共」的戰略。蔣經國深知中國大陸不論在國土面積、人口、天然資源、經濟潛力等方面,對比起台灣也佔有絕對的優勢。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成功,大陸國力日增,難保有一天台灣無力再抗衡北京,被大陸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吞併。
因此,蔣經國在晚年毅然推行政治改革,希望透過民主化,擴大兩岸在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上的差距。蔣經國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台灣人能夠享受到大陸所沒有的民主自由,便會抗拒與共產中國統一,「中華民國」便可以在台灣延續下去了。二十年後的今天,事實証明蔣經國的「民主抗共」戰略完全成功。透過民主化,台灣的本土意識迅速抬頭,當今台灣的政客,不論是來自藍營還是綠營,都必須奉行「台灣優先」的原則。
小心投資台股
政治制度上的差距,大大提高了北京推動兩岸和解的難度。即使馬英九順利當選總統,他也不可能違背台灣的本土民意,貿然與北京就展開和平談判。加上民主化下台灣人堅信自己是一個獨立政權、可以與北京平起平坐,絕不會接受以「一個中國」原則。因此,除非北京採取更寬鬆的態度、放棄以「一個中國」作為談判前提,否則恐怕尚未開始和談,雙方便已經鬧翻。
一句話,民進黨下台,或許可以刺激一下停滯多時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營造有善氣氛,但要實現兩岸全面和解,卻恐怕遙遙無期。
看見兩岸大吹和風,便貿然投資台灣股票,可真要小心一點哩!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中美股市Decoupling?開玩笑!
最近一次飯局,筆者跟幾位內地友人大談Decoupling(脫勾)──即中國的經濟及股市不會受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席間,他們左一句中國經濟結構獨特,右一句外國人不明白中國國情,低估了中國經濟的自主性。面對如斯情況,筆者實在啞口無言。
其實,市場經常談論的脫勾,應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中美之間的實質經濟互動,二是股市之間,即投資估值的關係。
現今世界,全球化已令大陸經濟與全球各環節互為緊扣;事實上,至現時為止,美國仍是中國工業最大買家,那些甚麼中國的內需及投資不受美國影響之說,筆者實在存疑。姑且先撇下這複雜議題,究竟中國股市是否如此獨特?抑或只是大部份人仍沉醉於股市升個不停的春秋大夢?
偉大中國無人質疑
觀乎三百多年的世界證券史,由荷蘭的鬱金香熱、美國的汽車工業夢,到全球科網泡沫,每個泡沫的主題雖不同,但各泡沫的發展其實歷程萬變不離其宗。泡沫醞釀之初,人們對泡沫的主題普遍不感興趣;但當看到某些領頭的公司真能賺到大錢,便會越來越多人留意並加入;到後期,人們的期望受股價不斷上升所牽動而飛撲入股市,最終令泡沫膨脹得一發不可收拾。
引經據典,無非想讓大家清醒。現時世界風行的「偉大」中國論,相信無人會質疑。同樣,千禧年的網絡神話,上世紀二十年代大蕭條前的汽車革命,人們當時不也是如痴如醉,認為他們的時代與眾不同,經濟是史無前例的暢旺,並將歷久不衰?
天下泡沫 如出一轍
往後的科技發展,確實如那一代人所想,互聯網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汽車成為現代社會必須工具,但股價的走勢與實質經濟發展是兩回事。還記得英特爾股價2000年時最高達75美元,市場當時對電腦未來將蓬勃發展的估計確實準確,今時今日,人類大部份電腦都用英特爾晶片,但8年後的今天,股價卻只值20美元……可想而知,當年以泡沫價買入的投資者,付出的代價有多沉重。
天變地變,人性不變。中國股市如何獨特,都離不開人這最重要元素。古今中外,人類無不受情緒操控。筆者就是想不通,何解中國人特別例外,會沒有貪婪和恐慌的情緒呢?「政府是不會讓股市下跌的」,連這等說法在內地亦大有市場,內地股民的成熟程度,可以想像。古今中外,那有一個政府想股市跌,但最後結局又如何!現時,內地正充斥著頭腦發熱的投資者,看來,其狂升暴跌(Boom & Bust)的局面將無可避免,讀者們,扣緊安全帶吧!
其實,市場經常談論的脫勾,應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中美之間的實質經濟互動,二是股市之間,即投資估值的關係。
現今世界,全球化已令大陸經濟與全球各環節互為緊扣;事實上,至現時為止,美國仍是中國工業最大買家,那些甚麼中國的內需及投資不受美國影響之說,筆者實在存疑。姑且先撇下這複雜議題,究竟中國股市是否如此獨特?抑或只是大部份人仍沉醉於股市升個不停的春秋大夢?
偉大中國無人質疑
觀乎三百多年的世界證券史,由荷蘭的鬱金香熱、美國的汽車工業夢,到全球科網泡沫,每個泡沫的主題雖不同,但各泡沫的發展其實歷程萬變不離其宗。泡沫醞釀之初,人們對泡沫的主題普遍不感興趣;但當看到某些領頭的公司真能賺到大錢,便會越來越多人留意並加入;到後期,人們的期望受股價不斷上升所牽動而飛撲入股市,最終令泡沫膨脹得一發不可收拾。
引經據典,無非想讓大家清醒。現時世界風行的「偉大」中國論,相信無人會質疑。同樣,千禧年的網絡神話,上世紀二十年代大蕭條前的汽車革命,人們當時不也是如痴如醉,認為他們的時代與眾不同,經濟是史無前例的暢旺,並將歷久不衰?
天下泡沫 如出一轍
往後的科技發展,確實如那一代人所想,互聯網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汽車成為現代社會必須工具,但股價的走勢與實質經濟發展是兩回事。還記得英特爾股價2000年時最高達75美元,市場當時對電腦未來將蓬勃發展的估計確實準確,今時今日,人類大部份電腦都用英特爾晶片,但8年後的今天,股價卻只值20美元……可想而知,當年以泡沫價買入的投資者,付出的代價有多沉重。
天變地變,人性不變。中國股市如何獨特,都離不開人這最重要元素。古今中外,人類無不受情緒操控。筆者就是想不通,何解中國人特別例外,會沒有貪婪和恐慌的情緒呢?「政府是不會讓股市下跌的」,連這等說法在內地亦大有市場,內地股民的成熟程度,可以想像。古今中外,那有一個政府想股市跌,但最後結局又如何!現時,內地正充斥著頭腦發熱的投資者,看來,其狂升暴跌(Boom & Bust)的局面將無可避免,讀者們,扣緊安全帶吧!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是時候動大手術了!
財政預算案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政府決定不增加生果金。另一方面,曾俊華又繼承了去年的預算案的「德政」,再次向綜援戶「出雙糧」。
生果金與綜援戶出雙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都揭示了一個深層次矛盾: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病入膏盲,是時候動大手術了!
一直以來,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都是以綜援(全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為支柱,不論你是年老長者、單親家庭、長期病患,還是失業人士,都是透過綜援計劃申請援助。至於生果金,由於金額有限,對真正生活貧困的老人家,卻是杯水車薪、猶如雞肋。
綜援生果金定位不明
這一套社會保障制度演變至今,可謂流弊叢生。當中最大的問題,是綜援及生果金的定位不明確,不但令公家資源的運用效益大打折扣,更加不時引發政治爭議。
現時的綜援受助人包羅萬有,既有老弱傷殘這些需要政府「長期援助」的弱勢社群,也有因為找不到工作、需要政府「短期接濟」的健全人士。這兩類人基於不同的原因尋求社會援助、所需的支援也不一樣(弱勢社群需要政府長期照顧、健全人士卻只應該得到短期支援,而要儘快重返勞動巿場),政府卻將他們炒埋一碟來處理,糢糊了問題的焦點,令綜援變得不倫不類、生果金猶如妾身未明。
根據受助人性質處理
要徹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仿效歐美國家的做法,按受助人的性質分開處理。簡單來說,就是將綜援「一拆為二」:設立針對性的失業援助金,向健全人士提供有時限的「過渡性支援」,為他們度身訂造再培訓計劃,幫助他們重投勞工巿場;至於那些需要政府「長期援助」的老弱傷殘,則歸入另一類援助計劃。
只有作出這種徹底性的改革,才能夠鼓勵失業人士積極搵工、才能夠改變「綜援養懶人」的標籤、才能夠避免再有長者因為羞於領綜援,而要靠微薄生果金過活的悲劇。如果政府能夠進行這種改革,就毋須再為應否增加生果金煩惱(貧困的老人家可以透過新計劃得到政府的長期援助,生果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財爺要向老弱傷殘「出雙糧」,也不會像現在一樣受人批評了。
毫無疑問,向社會保障制度動大手術,政治風險極大,特區政府有這個膽量推行改革嗎?
生果金與綜援戶出雙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都揭示了一個深層次矛盾: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病入膏盲,是時候動大手術了!
一直以來,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都是以綜援(全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為支柱,不論你是年老長者、單親家庭、長期病患,還是失業人士,都是透過綜援計劃申請援助。至於生果金,由於金額有限,對真正生活貧困的老人家,卻是杯水車薪、猶如雞肋。
綜援生果金定位不明
這一套社會保障制度演變至今,可謂流弊叢生。當中最大的問題,是綜援及生果金的定位不明確,不但令公家資源的運用效益大打折扣,更加不時引發政治爭議。
現時的綜援受助人包羅萬有,既有老弱傷殘這些需要政府「長期援助」的弱勢社群,也有因為找不到工作、需要政府「短期接濟」的健全人士。這兩類人基於不同的原因尋求社會援助、所需的支援也不一樣(弱勢社群需要政府長期照顧、健全人士卻只應該得到短期支援,而要儘快重返勞動巿場),政府卻將他們炒埋一碟來處理,糢糊了問題的焦點,令綜援變得不倫不類、生果金猶如妾身未明。
根據受助人性質處理
要徹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仿效歐美國家的做法,按受助人的性質分開處理。簡單來說,就是將綜援「一拆為二」:設立針對性的失業援助金,向健全人士提供有時限的「過渡性支援」,為他們度身訂造再培訓計劃,幫助他們重投勞工巿場;至於那些需要政府「長期援助」的老弱傷殘,則歸入另一類援助計劃。
只有作出這種徹底性的改革,才能夠鼓勵失業人士積極搵工、才能夠改變「綜援養懶人」的標籤、才能夠避免再有長者因為羞於領綜援,而要靠微薄生果金過活的悲劇。如果政府能夠進行這種改革,就毋須再為應否增加生果金煩惱(貧困的老人家可以透過新計劃得到政府的長期援助,生果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財爺要向老弱傷殘「出雙糧」,也不會像現在一樣受人批評了。
毫無疑問,向社會保障制度動大手術,政治風險極大,特區政府有這個膽量推行改革嗎?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曾俊華的特別喜好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其長達50頁的財政預算案中,只提及過一個人的名字──格林斯潘。
曾俊華引述這位美國聯儲局前主席說,半個世紀之久的經濟預測經驗,尚未見提升個人預測能力,藉此說明對經濟前景作預測的難度,而舉出格林斯潘的言論作為標準,可見曾俊華對這位老人家的敬意。財政預算案沒有提及的,是格老對公共財政管理亦有其獨特的見解。
在科網熱潮令經濟突飛猛進的90年代末,美國庫房出現大量盈餘,當時在位的格老建議政府還富於民,而還富於民的兩個方式,四海皆準,一是減稅,一是增加開支,格老認為,減稅較增加開支好,原因是開支一旦放寬,猶如脫韁野馬,很難控制,削減未來財政政策的靈活性。至於減稅,是不可能失控的。兩者的分別是,開支是沒有上限的,而減稅則有上限──當稅收減至零,便減無可減。曾俊華看來也同意格老的觀點。
放寬開支如脫韁野馬
在其首份預算案中,新任財爺乖巧地將減稅和「派糖」混雜起來,表面看來是兩者兼重,實際上,預算案的重點是減稅,屬於增加開支的「派糖」方案是次要。其輕重之分,在於該政策的延續性。免收一個月公屋租金、額外一個月綜援金及傷殘津貼、額外3000元生果金、電費補貼和向低收入人士強積金戶口注資,全部措施都是一次性的,庫房因此多付170億元。至於稅務方面,退稅和免差餉等,令庫房一次過少收280億,另外,免收酒店稅、啤酒及葡萄酒稅、減利得稅及薪俸稅、上調免稅額以及擴闊稅階等措施,每年涉資近90億元。即是說,如果維持政策不變,三年後,政府循減稅還富於民的金額,是派糖錢的三倍。
從金額的數量看,財爺確實如格老一樣,重減稅,輕派糖,而從延續性的厚此薄彼,正正照顧到格老所警誡的開支失控問題。財爺的財政策略,似乎可以從格老的言論,略知一二。格老還就公共財政說了些甚麼?
公帑投資股市真恐怖
面對龐大盈餘,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將7000億美元,投資股票市場,格老在其自傳說,對該構想感到「真恐怖」(truly scary),直指政府用公帑投資股市,無論如何巧立名目,政治干預投資決定是無可避免的。在格老的游說下,克林頓將計劃擱置。今日,在亞洲和北歐國家成立外
投資基金,投資世界各地的股票已很普遍,至於香港政府,坐擁數千億港元的盈餘,有論者提出成立香港的外投資基金,財爺的策略是如何?是順應國際趨勢,還是如格老倡議般,將盈餘繼續還富於民?
曾俊華引述這位美國聯儲局前主席說,半個世紀之久的經濟預測經驗,尚未見提升個人預測能力,藉此說明對經濟前景作預測的難度,而舉出格林斯潘的言論作為標準,可見曾俊華對這位老人家的敬意。財政預算案沒有提及的,是格老對公共財政管理亦有其獨特的見解。
在科網熱潮令經濟突飛猛進的90年代末,美國庫房出現大量盈餘,當時在位的格老建議政府還富於民,而還富於民的兩個方式,四海皆準,一是減稅,一是增加開支,格老認為,減稅較增加開支好,原因是開支一旦放寬,猶如脫韁野馬,很難控制,削減未來財政政策的靈活性。至於減稅,是不可能失控的。兩者的分別是,開支是沒有上限的,而減稅則有上限──當稅收減至零,便減無可減。曾俊華看來也同意格老的觀點。
放寬開支如脫韁野馬
在其首份預算案中,新任財爺乖巧地將減稅和「派糖」混雜起來,表面看來是兩者兼重,實際上,預算案的重點是減稅,屬於增加開支的「派糖」方案是次要。其輕重之分,在於該政策的延續性。免收一個月公屋租金、額外一個月綜援金及傷殘津貼、額外3000元生果金、電費補貼和向低收入人士強積金戶口注資,全部措施都是一次性的,庫房因此多付170億元。至於稅務方面,退稅和免差餉等,令庫房一次過少收280億,另外,免收酒店稅、啤酒及葡萄酒稅、減利得稅及薪俸稅、上調免稅額以及擴闊稅階等措施,每年涉資近90億元。即是說,如果維持政策不變,三年後,政府循減稅還富於民的金額,是派糖錢的三倍。
從金額的數量看,財爺確實如格老一樣,重減稅,輕派糖,而從延續性的厚此薄彼,正正照顧到格老所警誡的開支失控問題。財爺的財政策略,似乎可以從格老的言論,略知一二。格老還就公共財政說了些甚麼?
公帑投資股市真恐怖
面對龐大盈餘,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將7000億美元,投資股票市場,格老在其自傳說,對該構想感到「真恐怖」(truly scary),直指政府用公帑投資股市,無論如何巧立名目,政治干預投資決定是無可避免的。在格老的游說下,克林頓將計劃擱置。今日,在亞洲和北歐國家成立外
投資基金,投資世界各地的股票已很普遍,至於香港政府,坐擁數千億港元的盈餘,有論者提出成立香港的外投資基金,財爺的策略是如何?是順應國際趨勢,還是如格老倡議般,將盈餘繼續還富於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