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新政老毛病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所推行的所謂「新政」,普遍認為,是帶領美國經濟從大蕭條中起死回生的主因,不過,有歷史學者指出,時至1937年,仍然有人因抵不住饑餓而自殺。那已經是「新政」推行後的第四年,經濟仍然毫無寸進,連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也揶揄美國,好像已經忘記了經濟可如何增長。

「新政」旨在以政府干預,為受到1929年股市大崩壞的嚴重打擊的經濟,帶來新機遇。不過,1933年至1940年,失業率仍然高居不下,遠高於10%,七年不是短時間。大興土木 -- 建公路、橋樑和學校的工作,由於技能要求不高,相關的工作薪酬也偏低。所以,除了失業人口眾多,即使有工開的,薪資亦不足以糊口。再者,工程令國家財政出現赤字,政府的「救市」力度唯有時鬆時緊,不可能無限度地派糖,而政策的鬆緊,多是為了應付政治需要,例如總統大選,令人民生活無所適從。

最初以為,政府的投資是挽救信心,在商界也有帶頭作用,不過,有歷史證據顯示,政府排斥商界的態度日深,打銷美國和外國的商人和投資者的投資意慾。例如,在電力行業,官僚為了推行預設的工作目標,竟然限制私人的競爭對人,發展電力業務,包括立例限制它們融資,結果,政府與民爭利,抑壓了新企業的冒起,而那些企業才真正有機會帶領經濟復甦。

雖然,1929年的股市大跌,觸發大蕭條,但大蕭條之所以禍害深遠,是它年復一年的持續性。至於這個持續性的因由,眾說紛紜,但更少人關注的是以上的觀點,就是政府只著眼於短期的經濟刺激效果,而忽略了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最終導致,經濟復甦姍姍來遲。

日勤認為,中國今日的經濟發展里程,與20至30年代的美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美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 全球最大出口國,又是最大的鋼鐵需求國。中國今日面對的經濟挑戰不下於美國當年,分別只是災難觸發點--美國當年的是在本土;中國今日的在海外--即美國,但同樣面對隨之而來的產能過餘問題。中國基建再多,也未必能扭轉乾坤。防止國際間興起保護主義,開放農地產權,以發展內部需求,更為可取,相信中央也在這些方面努力。

沒有留言: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