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書評轉貼


博客量子戰士說:《財經拆局2》「師承孔少林/原複生/蔡東豪一貫的財經寫作風格,要點在於一個“拆”字,是難得一見的財經好書。」原文

投資高人累街坊

美國因過度借貸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其禍根可以追溯到10年前,美國聯儲局號召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進行一次緊急救亡行動,為當時不為公眾所認識、卻十分活躍的一個對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注資。自此美國投資者及金融機構明白到,不管某些投資須冒的風險多大,只要如長資一樣牽連大波,聯儲局不會袖手旁觀。恃有聯儲局做後盾,他們便可以罔顧風險去進行買賣。至於長資如何搗蛋,要從頭說起。

90年代初,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裏,專責債券買賣的一班交易員,是美國頂尖大學的高材生,他們懂得運用複雜的數學及電腦程式,去計算債券價值,在所羅門還未被花旗吞併的年代,電腦應用於投資分析尚未普及,他們為公司賺下最多的錢。1994年,他們便自立門戶,開辦長資。

諾貝爾獎得主坐鎮

為了吸引投資者,長資請來兩位在學術界享負盛名的教授,他們炮製的方程式──Black-Scholes Model,被廣泛應用於計算衍生工具的價值,其後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複雜算式結合權威學者,就是長資的最大賣點。在當時投資者眼中,沒有任何對基金較長資更為專業化。

長資的費用較同業高,並罕有地要求投資者鎖定本金3年之久。雖然條件多多,仍然吸引不少大款,包括Nike創辦人兼主席Phil Knight。另外,長資亦獲得投資銀行的支持,美林及瑞銀也被長資的專業化所吸引,紛紛為長資開戶,希望從長資的盤路中偷師。

長資有三道板斧。第一,她用複雜算式,找出市場上那些定價「不合理」的資產──例如回報相等,但定價不一的債券、股票及衍生工具組合,像今日存在差價的AH股──進行套戥。第二,投資分散在不同地域,美國、日本、南美及歐洲,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中。第三,長資大量借貸,利用槓桿效應,去擴大資本回報。

三道板斧同時失靈

由1994年至1998年初,長資節節上升,投資者每1元本金,增值至4元。1996年長資賺的錢,較傳統大企業如麥當勞、士尼和Nike多。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連鎖效應,令這個神話幻滅。

亞洲多國貨幣貶值,俄羅斯債市崩潰和全球股市大幅波動,令投資者慌忙逃跑,長資的三道板斧全部失靈。第一,不合理的資產價格,變得較以前更不合理;第二,所有市場向同一個方向走,雞蛋分開放都沒用,因為所有籃子一齊掉下;第三,槓桿效應可以放大回報,也能放大虧蝕。結果不消幾星期,長資資不抵債,面臨清盤。

長資事件牽連大波,金融機構面對大量欠債和未能履行合約,如果不妥善處理,產生連鎖效應可能威脅整個金融市場系統,最後惟有靠聯儲局收拾爛攤子。

投資失敗算不上甚麼,不過,要不是人們對專業盲目崇拜,要不是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過份信任專業,要不是專家級的交易員和學者過份自信,禍害就不致如此巨大。下周二,說回有關快樂的問題,做個總結。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是專家說的

在一場中國對委內瑞拉的奧運女子排球賽,中國稍為領先,電視台即場旁述對中國隊的表現讚嘆不已,尤其是主力王一梅,指她不但扣球了得,發球也有一手──她每次用「四分三力」發球,球穩而有「些少」威脅。中國隊連取幾分後,王一梅又準備發球,旁述肯定地喊道:「看!她又用四分三力發球……」結果,球越過對方的場區出界,中國失一分,這位旁述頓時語塞,空氣靜止了兩秒,另一位旁述接着說,發球失誤,只怪王一梅今次「想得太多」,發球前意志不夠堅定。

在另一場奧運賽事──男子50米步槍三種姿勢決賽,美國代表一直領先,到最後一發,只要他保持水準便勝出。他開了槍,槍靶竟然安然無恙,全場嘩然。他連靶邊也射不進,子彈不知飛到那裏去。結果美國代表將金牌拱手相讓。旁述對失誤感到莫名其妙,請教客席旁述──一位射擊教練。教練說是「心理質素」問題,是「集中力不足」所致。

按結果自圓其說

日勤認為,旁述的解釋大有問題。首先他說王一梅用「四分三力」,他怎知她用多少力?當她開失球時,另一位說她想得太多,他又怎知道她想甚麼?射槍失誤的美國人,事前又沒有傾手提電話,也沒有擔天望地,「集中力不足」又何以見得?

有沒有可能是,王一梅用慣常的力度如常發球,十次中總有一次失手呢?另外有沒有可能是那位美國選手,精神如常集中,一百發之中,總有一發無緣無故射失呢?而落敗是否他的不幸,這隻罕有的黑羊,偏偏在關鍵時刻出現呢?

有個旁述說得對,他拿起一個文書用的萬字夾,道:「要射中圓心,就等於隔着一個標準游泳池,射中一個萬字夾,過程中的誤差之大可想而言。」

勝負得失不可能全靠運氣,不過,日勤認為,突如其來的事件令人感到不安,我們需要找人來解畫,而我們信賴的解畫人,通常是專家。

專家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們對事情有精密的量化,例如,王一梅用的力度是「四分之三」,而非「三分之二」,又不是「五分之四」。之間的分別,普羅大眾不會懂,因為他們不是專家。第二,專家對凡事皆有解釋。何以某運動員大熱倒灶呢?專家不可能說:「我不知道」,這個答案令人懷疑他無料到,「心理質素」便成為百搭的馬後炮。

為意外解畫

日勤所指的專家,不是假冒神棍,而是真正的專家。他們有豐富資歷、精密估量和解釋,令觀眾津津樂道。世事的千變萬化易令人感到不安,專家將這種不安一掃而空。而在人群中,專家站在知識領域的最前線,這種自信有時連自己也騙了。

奧運旁述不乏有料之人,但旁述力求專業,以滿足觀眾對專家的崇拜心態。對專業過份倚重,助長「雙白線」現象──轉行困難,是港人追求改善生活面對的困境,最頂級的專家也可能失敗。周四說故事。

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雙白線香港

下班後,美國人愛到咖啡店看書,聽音樂;而居酒屋是日本人三五同事享受工餘時光的好去處。至於香港人,那有這份閒情逸致呢?下了班還要趕上進修班,目的是在事業階梯上向上爬,改善生活水平。

港人不斷進修增值,但近年工資增長緩慢,有人抱怨進修沒作用,因為你增值時,別人也增值,互相競爭之下,導致沒有人能夠突出自己,大家的工資只有給無良僱主壓低。這個「爭凳仔」理論就是指,凳仔的數目是固定,如果人人都同時努力去爭奪,結果沒有人能嘗甜頭。

進修不等於增值

日勤對這個理論不以為然,破綻在於對凳仔數量不變的假設。人人增值,理應可以幫公司做多些生意。公司要發展,自然要請多些人,即是凳仔的數目應該增加。如果人人增值,業務也得不到幫助,不如不增值罷了。

日勤認為,努力進修而得不到回報的原因,是進修不等於增值。為一份工作而裝備自己,有很多途徑,而途徑又因工作性質而異。有些工作要高學術理論支持,如醫生、律師,自然需要讀很多書。有工作較着重實戰經驗,課本裏找不到答案。日勤相信,大部份工作是後者。

由文員到行政總裁,都要靠實戰,而非紙上談兵。有人說投身工作等如進「社會大學」,日勤認同。既然進修不能有效令人增值,工資自然無法提升。諷刺的,是大家都知道進修對工作的實質幫助不大,但仍然照樣做,目的是一張文憑。

近年越來越多工作入職要求,要包括某些文憑,通過課程、考試,獲得某種認可。地產經紀、教師、保安員以至家務助理都需要。這種所謂「專業」認可,其優點在於保障行內人的飯碗。另外,政府慷納稅人之慨,資助持續進修,又扭曲了進修的成本效益。更糟的是,每個行業各自樹立壁壘,令人轉行變得困難。

改善生活途徑遭阻塞

現在年屆退休的長輩,一生人做過不下四五個行業,很多邊做邊學,可隨着社會變遷,自我增值。今日的所謂「專業人士」因為諸多入行要求,令轉行困難,於是他們的際遇,只能由所屬行業的盛衰支配,好景時人工高,不景氣時人工減,即使是今日風光的金融業,也難逃這個命運。更糟的是,某些行業風光過後式微,從業員更苦。

三條行車線的馬路上,如果交通規則容許車輛切線,一條行車線較為擠塞不打緊,因車輛可以轉行另一條,左穿右插雖然辛苦,但總有前進機會。否則,如果路上畫上雙白線,不准切線,你的行車線擠塞,便沒有辦法。香港的情況就是如此,港人追求改善生活的機會因此受到限制。

入行要求有些是有實施需要的,有些是為了監管,而監管是基於一個社會上根深蒂固的信念,就是對「專業」的崇拜,下周二再續。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你有你快樂

在三線行車的馬路上,你駕駛的車沿中線行駛,但不知為何中線特別擠塞,於是你左望右望,發現兩邊的行車線卻暢通無阻,你希望切線,可惜,路上劃雙白線,顯示交通規則規定在此路段禁止切線,沒法子的你,惟有繼續承受塞車之苦。這個情況是不少港人面對的問題,所指的並非交通,而是追求改善生活時,所面對的困境。

近年,金融業好景,金融從業員的收入遠遠拋離其他行業,例如從事資訊科技的人士,除了一部份被金融機構的資訊科技部門吸納,其餘的面對「雙白線」問題:希望轉行而不得其門而入。從事其他非金融業人士,如地產、物流、旅遊、零售等,可能因股市暢旺帶來額外需求而受惠,不過,若他們希望「切線」投身金融業,就受到不少限制。

金融業入行門檻較高

每個行業均有其入行要求,金融業的入行門檻卻特別高。高要求來自三方面。第一,是知識的要求— 金融在學校是專科,教授的是會計、企業融資、銀行制度和市場理論等專門知識。

第二,是經驗的要求— 金融業要求的經驗,只限於金融業的本行,即使某些工序,理論上需要對個別行業了解,例如化工行業的投資分析,理應需要化工科專家加入,但不知為何,金融機構傾向相信,任何行業的企業表現和前景,都能歸納在財務報表的數字上。他們似乎相信,要求一個了解財務報表的人去了解化工化學,較要求一個化工專家去了解財務報表容易。

第三,是牌照要求 -- 證券、衍生工具、保險、基本投資的從業員,卻各需要領取不同的牌照,需要通過考試和執業、年資要求等資格。

知識經驗牌照不可缺

知識、經驗以及牌照限制,令金融業入行門檻高。金融業的「雙白線」不但影響打工仔,連企業家要拓展金融生意,如經紀行,也十分困難,同樣面對資金和牌照的規管。要開辦一間新銀行,更是天荒夜譚。

金融「雙白線」的形成,有行業特質原因,也有監管因素。有人將金融業塑造成資本主義社會孕育出來的洪水猛獸,貪婪無恥地吞噬社會發展機會。日勤認為,這種說法屬情緒宣洩多於理性求真。相反,如果說發展能者居之的金融行業,可以令全個社會都能者居之,又未免太理想化。

金融業發展機會多,是行內人士之福。不過,要了解社會提供個人改善生活的空間有多大,不能單看個別行業,而忽略彼此的互動關係。如果考慮到「雙白線」因素,即使金融業機會再多、再公平,社會上大部份的人也未能受惠。個人改善生活的追求,取決於他在那條「行車線」。有象顯示,「雙白線」現象,正蔓延到其他行業,造成較廣泛的影響。周四分解。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快樂金融

有錢,不一定快樂。不過,如果有錢是其中一種足以令人快樂的東西,要確保人能對快樂有所追求,就必須確保人對財富有追求之門。

近年,金融業好景,求才若渴,公司自然要出高薪。相反低技術行業,如清潔、保安的工作薪金雖低,但因為政府趕絕小販,失去自立謀生的機會,惟有接受低工資。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難免令人感到金融業成為惡霸,阻礙港人由貧變富的機會。

在新著《香港溫布頓》中,蔡東豪說港人把茅頭指向金融業,是「找錯了出氣袋」,原因是金融正是最講求能者居之的行業。他指出,金融機構之間競爭激烈,有必要精銳盡出。

地產壟斷靠政府庇蔭

日勤認為,投資銀行面對每單大買賣,固然寸土必爭,即使是日常的股票買賣,經紀佣金亦都壓到很低。銀行業亦一樣,彼此間收購合併,連大銀行近年也大幅減少分行,並將後勤基地遷往印度等成本較低的地方,背後競爭的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激烈競爭,那些個人能力不高、單靠家族背景關係加入金融界的,蔡東豪指出,只能擔當次要的角色而不可能獲委以重任。例如,派他們到私人銀行部門,希望憑其人際網絡,吸引更多有錢人開戶。至於重要決策權,只可能交給不論家庭背景的有能之士。

相比之下,香港的其他經濟支柱行業,例如地產和服務業,較金融業更依重「父傳子」的世襲制度。在這些一代傳一代的行業,人由低位爬上高位的阻礙更大。他引用《亞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一書,指出阻礙港人向上爬的,其實是香港富豪集中發展的行業,例如地產業。這些業務的特點,是受政府保護而得以佔據壟斷地位。這些業務賴以維生的優勢,是富豪家族與政府之間的長遠關係,而並非靠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取勝。長遠來說,這些大企業忽略培養人才去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素,以及生產效率。

富豪們的大企業不沾手制度開放的金融業,而其地產業到海外或內地發展亦佔不到甜頭,這正顯示他們的強項,只局限於在香港政府的庇蔭下才有所發揮。

拓金融業增晉升渠道

因此,蔡東豪推論,香港發展金融業,不會令社會整體的晉升渠道收窄,反而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

日勤認為,金融業晉升機會確實較其他行業多,不過,這不等同發展金融業,社會的整體機會就得以提升。如果將行業之間的互動和時間因素一併考慮,可能出現另一幅圖畫。下周二再續。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對快樂的追求

在電影《尋找快樂的故事》中,由韋史密夫飾演的男主角,在飽受生活折磨,連應付基本生計也成問題時,想起美國獨立宣言,當中提到人民應該享有的權利──「生命、自由和對快樂的追求」,史密夫問自己:為何不刪除「追求」字眼,簡化為「生命、自由和快樂」呢?史密夫繼而反問,莫非國父們一早知道,快樂是遙不可及,而人窮一生只能無止境地追求呢?

日勤對美國歷史不甚認識,學者對史密夫的妙問,可能已早有研究,日勤無從得知,不過,根據對現今社會的觀察,日勤相信,「對快樂的追求」一字都不能少。原因是有別於生命和自由,快樂是一種自觀的感覺,國家不可能保證每個人民都快樂。不過,對快樂的追求,就是人民應有的權利,人應該有權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貧富懸殊三大原因

也許,這只是幾個老外,在二百多年前的文字遊戲,不過,借用在今日,人對財富的追求上,卻甚具啟發性。我們不能要求,政府令每個人都一樣富有,但每個人有權為賺錢而努力,應該是政府基本的承諾。

近年本港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日益嚴重,有人指出香港出現日本學者所稱的「M形社會」現象,即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有論者將之歸究於本港商業高度集中在金融業,亦有人指大企業壟斷市場。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之說無日無之。港人為貧富懸殊感到不快樂。

日勤認為今日香港貧富懸殊有三個主因,第一:香港在過去半個世紀急速發展,起初百業起飛,發展機會多,港人在過程中搶佔資源,貿易、工業、銀行業和地產業,製造財富,不過,由於每個人的能力和運氣不同,成績自然有高低。

奧運是全球一體化縮影

第二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香港嬰兒潮的一輩,現在大約50歲,在過去幾十年累積的財富和所得的成就,也因人而異。情況就好像馬拉松賽跑,起步時,選手之間的距離相若,但到末段,頭與尾的選手,可能相距十幾公里。30年前,香港這批嬰兒潮僅20歲,他們在社會上剛起步,財富和收入不相伯仲,隨時間過去,他們的步伐不同令距離越拉越遠。

第三:全球一體化打破地域界限,造成勝者贏盡的局面。正在北京的奧運,就是全球一體化的縮影。如果沒有奧運,每個國家的運動冠軍都分享一份殊榮,但只限於其國內人民所賦予的,有了奧運,令他們有機會同台較量,爭取世界冠軍這項最高殊榮。全球一體化下,你可以贏盡全世界,同時亦面對全世界的威脅。

以上三點原因,每可避免地導致貧富懸殊。政府固之然沒有能力,不應保證每個人的財富均等,至於港人追求財富的機會又如何?周四再談。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再見,魚蛋檔天空

如果非法小販的定義,是商戶在未經當局批准下在公眾地方擺賣,幾年前在銅鑼灣時代廣場露天空地開檔的全球咖啡連鎖店星巴克,也可以稱得上是非法小販的一種。

大業主九倉興建時代廣場時,與政府協議,將廣場空地開放為公眾用途,以換取額外的樓宇面積。不過,時代廣場業主於03至05年間,將部份露天空地租予星巴克。如果不是官員今年主動提出業主違反契約,事件可能不了了之。試問有幾多市民會細閱地契條款呢?當年光顧星巴克的,也可能欣賞業主的創意善用露天廣場,為咖啡愛好者增添生活情趣。

從法律角度看,業主當然要遵守合約精神;但從實用角度看,在街邊擺檔賣路人享受的咖啡,讓他們歇歇再血拼,無疑是件賞心樂事,否則沒有人願意付較毗鄰波斯富街茶餐廳貴一倍的價錢,買星巴克咖啡。反而,清除了商業活動後,業主為紓緩政治壓力,在空地上辦文化表演和展覽,反應卻不是太好。可以賺錢的事不去幹,專幹不賺錢的,不賺錢的事又不是人人懂得欣賞。

不阻街賺錢何樂而不為

有人反對在公眾地方擺檔,理由是小販佔據街道阻礙行人,但印象中那間星巴克設於廣場一角,不算阻街。即使是其他較窄的街道,趕絕小販也趕絕不了電訊公司的推廣攤位、保險公司的推廣員、餐廳及美容院的宣傳傳單八卦陣;還有各大政黨的宣傳攤檔,政客們甚至可以用擴音器宣傳,製造大量噪音。這些行為,對推車仔販賣咖喱魚蛋的小販是匪夷所思的。

正如「快樂小國」不丹全國禁煙,原意可能是為人民好,香港藝人到該地辦婚宴,賓客又煙又酒,證明越多規管,越多酌情權及法律漏洞,越容易製造特權階級和不公平。

梁展文事件,高官離職後充份遵守「過冷河」規定,一段時間後才加入商界,仍然遭輿論口誅筆伐,歸根究柢,是市民對高官操守存疑,懷疑高官處理紅灣半島及其他地產項目上,選擇性地行使酌情權──而酌情權就是太多繁文縟節所不能兼顧現實環境之下,所產生的必然附屬品。

如果說小販阻街,便乾脆以阻街入罪之,不應只針對小販而豁免電訊商;如果說小販污染街道,沒有污染街道的小販,應與其他行人一樣無罪;如果說小販製造噪音,應先捉拿那些用大聲公廣播的議員。買賣是市民的自由和權利,小販是最基本的謀生方式。街道屬於公眾,公眾便有權做自己喜歡的事。

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恨香港沒有珍.雅各

日前的文章提到,政府應放寬對小販的限制,日勤收到讀者的意見,表示小販限制一旦放寬,可能會對現有的小商店帶來打擊,擔心小販搶走小商店的生意。日勤認為,小商店的利益的確值得關注,不過,小販雖然可能搶走小商店的生意,亦可能帶旺人流,而當中引發的市場互動,結果不易預見,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壞。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六、七十年代小販興盛時,小商店有增無減。反而,在小販行業沒落的今日,小商店的數目卻不斷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型連鎖店。

大型連鎖店的增長,和城市規劃有一定關係。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在四十多年前已經預見,錯誤的城市規劃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和其所帶來的災害。

造就小商店四要求

雅各認為,容納小商店棲息的環境,有四個要求:第一,區內的活動要多元化,例如商業、旅遊和住宅,讓全日不同時段也有充足人流,盡量延長小商店每日的營業繁忙時間。第二,區內建築物應該有新有舊,舊建築物可以為小商店提供廉租的舖位。第三,區內應該佈滿橫街小巷,疏導人流,讓生意機會遍佈各處,拉低租金水平。最後,人口要夠密集,讓人與人可以互相交流想法,捕捉商機。

小商店不一定是士多和米舖,可以是任何新創業機會,透過開設一兩間小商店作為試點,很多成功的大型連鎖店也是由第一間舖開始,社會的進步是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從錯誤中學習,小商店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大商場租金貴,而且繁忙時間集中,嘗試新事物,租戶可能要負擔沉重損失。大商場只適合其產品和服務已有一定認受性的大型連鎖店,要讓路的,是創新和發展。

雅各並非受正統訓練的城市規劃專家,她的論點很多是來自對自己社區和鄰居生活行為的仔細觀察,而她將其觀點寫成書──《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發》,引起巨大迥響,更被紐約時報書評譽為「可能是城鎮規劃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單一作品」。雖然事隔幾十年,日勤認為,雅各的觀點適用於今日的香港。

香港的經濟政策方針,已由鼓勵小企業發展、由下而上地推動社會進步的模式,轉變為由上而下以政策主導、統一規劃、由大財團掛帥的發展模式。例如在西九龍興建大型住宅和文娛康樂區,以及在灣仔、觀塘等舊區計劃進行大型重建。為甚麼有這樣的轉變呢?

財團掛帥統一規劃

統一規劃,是為了方便管治,還是維護隨社會發展成熟而生的既得利益者呢?又還是統一規劃本身,就是真正的治港良方呢?從近年貧富懸殊日益加劇,而民間對官商勾結的指控此起彼落看來,應該可以排除,統一規劃乃治港良方這個可能性。從歷史潮流的角度看,小商店其實和小販站在同一陣線。除非官員改變現行的經濟政策方針,否則小商戶亦與小販一樣,難逃被趕絕的厄運。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