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我是傻瓜

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與房貸美,是史無前例的市場干預。規模之大亦是史無前例的,兩房發行全美一半房地產按揭,表示政府可透過兩房,控制美國按揭利率,把利率壓低,令供樓成本下降,便可以托起樓市。

代價有兩個:第一是造成「道德危機」,投資者有恃無恐,釀成更大泡沫,後果更糟。第二,為美元帶來貶值壓力,影響全球各地以美元結算,及與美元掛的資產,包括我們港元龐大的資產。

日勤要問的是,究竟是否別無它選?美國財長保爾森說:「兩房任何一方倒閉,有可能引發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更大災難。」至於如果不接管,兩房倒閉的機會有多大呢? 兩房倒閉所引致大災難的機會又有多大呢?防止兩房倒閉,又是否非接管兩房不可呢?相信已沒有人會考究。

今日再質疑這些,日勤自覺不識時務。《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一鎚定音,說:「沒有選擇的餘地。」前者長篇大論解釋政府的決定,是經過多專業的評估和多沉長的會議的結果,後者重複美方官方論點。沒有一篇說得出兩房的詳細賬目,公眾亦只能從官員口中得到幾個有關整體負債的嚇人數字。

今日再質疑接管兩房的理據,就如02年質疑美軍出兵伊拉克的理據一樣,只會被人恥笑是傻瓜。

文學家名言:「歷史不重演,卻頌押韻詩。」日勤的理解是,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不可能重複以「伊拉克懷疑擁有巨大殺傷力武器」去恐嚇人,騙美國人民,甚至國際社會,爭取他們支持美軍攻打伊拉克的。歷史不能重複,沒有兩個伊拉克。不過,歷史卻頌押韻詩。日勤認為,這兩件同韻之處,在於「恐懼」。

根據事後的報道,布殊在00年上任以來,一直希望攻打伊拉克,但苦無藉口,直到911襲擊,才為他帶來希望。可惜情報顯示,發動襲擊的阿蓋德組織,與伊拉克無關。而且阿蓋德組織和伊拉克是世仇,雙方視對方為威脅,所以伊拉克沒有理由協助阿蓋德發動襲擊。不過,布殊政府盡量渲染事實,混淆視聽,誤導人以為伊拉克是元凶之一,目的是為美軍攻伊製造藉口。

布殊便說出虛構故事,說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威脅美國,布殊故意製造恐懼,嚇得民眾失去理性的討論。美國攻佔伊拉克,死傷人數數以萬計,耗資千億美元軍費,最後,一件大殺傷力武器也找不到。

古語有云:「當男人懼怕女巫,就將女人一律燒死。」美國人也好,香港人也好,在我們放棄自由將權利交託政府,由她替我們組織集體行動前,請冷靜地想。投資市場對兩房的處理反應看來正面,攻伊之前,布殊民望也很高,但現在今非昔比。投資市場未來會否出現類似的轉向呢?

沒有留言: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