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服裝公司李寧(2331)早前宣佈,贊助多個國家奧運成員的體育服裝和運動鞋。李寧表示銳意發展國際市場,不過,其實際業務高度集中在中國內地,出口銷售絕無僅有,外國人即使看到代表自己國家的運動員,穿上李寧牌的衫褲鞋襪,也無法購買李寧產品。
李寧的國際贊助亦志不在此,她要討好的對象,其實是國內的消費者。國內同胞在電視看到自己國家的品牌由外國人穿上,想到外國人信賴中國品牌,民族自豪感湧上心頭,購買李寧牌成為愛國的象徵。有美國傳媒指,李寧的做法子虛烏有,取笑其策略為「紙老虎市場推廣法」(paper-tiger marketing)。
奧運增品牌號召力
日勤對這個略帶貶意的形容不以為然,利用奧運來提升品牌在本土的號召力,早有先例。
1952年,芬蘭赫爾新基奧運,德國著名品牌Adidas,採取類似的策略而聲名大噪。當時Adidas剛與原本同屬一間公司的Puma分家,獨立品牌處於起步階段。二次大戰後,德國百廢待興,Adidas乘時而起,但規模不大,屬地區性質,大部份德國人也對她感到陌生。
在未有Nike的那個年代,消費者對體育品牌的認知程度模糊。較容易在消費品腦中留下印象的,是四年一度的奧運,運動健兒所穿的品牌,而當中,勝出的運動員在頒獎台上領獎,尤其矚目。奧運前夕,優秀的運動員成為各品牌兵家必爭之地。
另一方面,有限的影視技術,是宣傳效果的樽頸因素。電視影像解像度低兼且是黑白,觀眾不容易認出運動明星所穿的運動鞋,屬於那個品牌。
旨在討好自己同胞
在那次奧運,Adidas成功打破以上兩個障礙,她贊助了捷克田徑好手艾米爾.查托沛克(Emil Zatopek),而查托沛克亦不負所託,連奪三項長跑金牌。另外,為了方便觀眾識別其品牌,Adidas引入新設計──白色三間圖案印在深色的運動鞋兩則,形象鮮明。
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為查托沛克歡呼之餘,也無可避免察覺他的醒目跑鞋,可惜Adidas令大眾留下印象的,不是她的三間招牌設計。基於政治考慮,查托沛克擔心使用德國產品得太高調,會引起捷克人民的不滿,所以他向Adidas設下條件,是Adidas將跑鞋三條直間,刪去一條。為了顧全大局,Adidas惟有破例。
做了那麼多功夫,當年的Adidas並非旨在揚威海外。事實上,各國亦未解除對德國自大戰以來的出口禁制,像今日出口不多的李寧一樣,Adidas在國際體壇費盡心思,也無非是為了討好自己的同胞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