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就CEO薪酬投票

每年賺過億元薪酬的企業行政總裁,被傳媒封為「打工皇帝」。近年,行政總裁薪酬有上升趨勢,這趨勢不限於香港,在歐美,總裁的薪酬也經常成為報章頭條,尤其近幾個月,次按危機打擊下,企業錄得虧損,仍無損總裁薪高糧準。

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在選舉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突宣佈將跟隨對手奧巴馬,支持一個名為「Say on pay」的計劃──「薪酬發言權」計劃,強制上市公司需舉行股東投票,就總裁薪酬表態,麥凱恩的決定顯示,加強對總裁薪酬控制,已引起選民廣泛關注。

薪酬發言權多此一舉

由於兩位參選人都支持「薪酬發言權」計劃,無論那一位當選,都很可能付諸實行,強調國際化的香港,很可能彷效。究竟政府應否強制上市公司,舉行「薪酬發言權」投票?在事事講求「民主化」的企業管治趨勢下,投票發言權「有好過冇」。這點很少人反對,但日勤對計劃有保留,認為是多此一舉的政府秀,麥凱恩表態,博取選民歡心,多於保障股東的利益。

對股東來說,找一個稱職的總裁,遠較決定合理的薪酬重要,聽起來,日勤好像在鼓勵企業做闊佬,視股東的錢財如糞土。不過,只要換個角度,從整體企業來看,總裁薪酬佔企業的正常盈利微不足道,以和黃為例,去年純利306億元,但行政總裁霍建寧的過億元薪酬,只佔盈利不足1%,相反一個稱職的總裁,可為企業帶來的盈利貢獻或避免的損失,遠高於這百分比,所以要保障股東利益,找一個合適的人才更重要,計較薪酬變成無關宏旨,因股東會已有機制選舉和罷免總裁。

招攬人才價高者得

再者,據現行制度,董事會負責製定總裁薪酬,而總裁薪酬在金額上,又可能不及企業採購機器、設備及物料,如果總裁薪酬要拿到股東會投票表態,其他數以百計的採購,豈不是也要搬到股東會投票?這樣費時失事,亦令企業權限和責任,變得十分混亂。

更重要是,總裁薪酬不斷上升,不一定等於不合理,可能是實際人才資源需求下的結果。全球一體化,令企業要與全球每個角落的企業競爭,以價高者得方式招攬人才,以足球明星為例,假如基斯坦奴只能在其祖國葡萄牙踢聯賽,不能與各國大球會協商,薪酬一定比不上他現時效力曼聯的水平。

「薪酬發言權」投票,如果由個別企業自發性進行,是他們的自由,但由政府強制執行,即使總裁的薪酬確實偏高,措施亦難以有效糾正問題。

股東對總裁薪酬有何不滿,最佳解決方法是用腳投票,沽售股份。如果持股太多,離場困難,可向董事會施壓,甚至罷免董事。

沒有留言: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