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誰的國際都會?


一匡上星期發表的文章《成為紐約、倫敦又如何?》,在網上引發激烈辯論,堪稱本專欄成立以來最惹火的文章。

一匡斗膽在財經論壇發表這樣的評論,無疑是老虎頭上釘虱乸,預了會引來口誅筆伐。難得的是我們的編輯大人目光遠大,能夠包容一匡的「另類意見」,蘋果日報不愧是言論最自由的本地大報呢!

正如一匡在該篇文章所說,我並非要否定金融業,但要保持社會均衡發展,政府就應該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我提出這種觀點,是希望引發讀者們反思幾個備受忽略的關鍵問題:發展經濟到底是為了甚麼?是為了改善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是只為少數人提供機會?發展金融業是手段(means),還是目的(end)?

全球都巿的真面目

回歸以來,將香港建成紐約、倫敦般的國際都會,似乎已成為政府及大部分港人的共識。當大角嘴朱師奶也把「亞洲國際都會」的口號掛在口邊之時,到底我們對紐約、倫敦又有多大認識?這個發展路向是要把我們引領去天堂,還是會把我們帶到地獄?

要真正了解發展金融業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就不能夠不看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Saskia Sassen的經典著作《The Global City》。Sassen指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生產活動陸續分散到世界各地,跨國企業為了管理好它的環球業務,紛紛在紐約、倫敦等大城巿設立營運總部,利用當地人才及網絡進行商業活動。

這一種經濟運作模式,令紐約、倫敦的經濟結構迅速出現兩極化:經濟頂層是高增值的金融及商用服務業,例如投資銀行、證券保險、法律會計、電腦通訊等,這些行業都以全球化的生產活動為其服務對象;而經濟的底層,則是那些服務經濟頂層的本土勞工,包括侍應、售貨員、保安、清潔工人等,而他們大多是低技術的外來移民。

篇幅所限,一匡無法在此詳細分析Sassen的研究結果。但簡單來說,這種「兩極化的經濟結構」無可避免帶來「收入兩極化」(income polarization),令紐約、倫敦出現少數專業精英賺取超高薪酬、大多數低下階層苦苦掙扎的現象,而社會上的中產階級亦會逐漸消失。

香港中產「下流化」

事實上,香港在過去十年銳意發展金融業,已經令社會走上紐約、倫敦的社會兩極化道路,令本港逐漸出現貧富兩極化、中產階級向下沉淪的情況(附表)。而香港的情況可能比紐約、倫敦更惡劣,是因為香港的窮人不可能大舉移居內地尋找生計,結果令問題更難解決。

因此,一匡提出要推動經濟多元化、發掘新產業,是希望政府在發展金融業的同時,不要忽略為大多數的中下階層創造發展空間,才能夠確保不同階層都可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受惠。

當政府及主流媒體毫無保留地擁抱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的願景時,香港人是否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這個「亞洲國際都會」到底是為何而建?為誰而建?

6 則留言:

Joe 提到...

想不到"成為倫敦,紐約又如何?"那篇文章竟會引來口誅筆伐, 我卻特意剪下來作以後的參考, 我十分同意任生的見解, 若香港繼續向這條路走, 情況甚不樂觀, 不是每個人天生都可以做金融的, 但若社會如此單元化, 許多其它方面的人才只會被埋沒, 有幸的可以外流, 但無論如何, 香港只會是極少數人的樂土, 以前港英政府所締造的奇蹟終會灰飛煙滅

任一匡 提到...

阿JOE,多謝你的捧場。希望社會能夠對這個課題有更深入的討論,不要對主流意見照單全收。

匿名 提到...

任一匡兄:

London is part of Britain and New York is part of America.

Hong Kong is part of China but unfortunately, alot of people do not see it this way.

Hong Kong and China can really compromise with which other the question is if Hong Kong people want to do it.

I found the following response to your article very interesting. If you have time, please kindly share your view to the response for discussion.

"唔好忽視中港融合既時機.
趁著香港仲有相對優勢既時候搞融合, 香港先有bargaining power. 所以越早融合對香港越有利. 特別係港深融合.
港深融合, 舉步為艱. 要中央政府OK已經無可能. 最大問題係好多港人竟然反對. 連制度外既港深融合都搞唔到, 死唔死?
特區政府想搞乜都無用. 港人根本唔同意. 我唔知係因為認知問題(港人唔知香港沉緊), 還是"樽鹽"問題(港燦點都叻過大陸燦), 搞到如斯田地. 香港人唔改變想法, 香港一定沉硬. 係咪要到左太遲既時候, 香港人先會醒覺?

另一方面, 關於政治及文化的隔閡, 只會越來越薄. 深圳都有呼聲話要由經濟特區改成政治特區. 雖然無落實, 但反映出意識形態上, 港深真係有根本性的分別?"

任一匡 提到...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港融合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但香港脫離了母體百多年,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自成一體,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全與大陸結合。融合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這個問題可以看看鄧小平關於香港的經典講話),過程中也會有陣痛、衝突,也需要雙方調節自己去accommodate另一方。

這問題實在複雜,不是三言兩可以說清楚,有機會再寫一篇文章去探討。

GK 提到...

香港只是看到倫敦和紐約金融業發達,而看不到這兩個城市在其他方面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如果香港要和倫敦、紐約看齊,就應該不再側重金融業,而要向多方面發展,否則香港頂多只配稱為「國際金融城市」而不是「國際都會」。

徐遇而 提到...

香港的情況該可用「今非昔比」形容:產業由百花齊放變成金融主導 (其他仆直),人口組成亦因為中港融合、新移民流入而產生變化,97前的港人比例被攤薄,97後接受小學教育的兒童在心智方面亦與較年長的一批大有不同。

說遠了。

想說的是,香港人對於香港的定位根本沒有共識。是「亞洲國際都會」、「亞太區金融中心」、「中國通往西方之門」、「珠三角核心」抑或「中國南方重鎮」,各界莫衷一是。本土意識較強的會抗拒香港沾上過多大陸色彩;在商言商、意識到客觀現實 (思想亦極為現實) 的生意人或更希望香港加快與珠三角融合,但神女有心,襄王又未必有夢。

大氣候改不了,香港終有一天徹底「回歸」中國,唯一期望的是,負責「渣旗」的特區政府不要掛羊頭賣狗肉,給予港人含混而不踏實的願景。最起碼,我一早打定輸數,香港只會是中國的一隻棋子,是獨沽一味還是周身刀,不由自主,只看國策。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