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A股「港股化」

內地通脹持續高企,引起市場對人民銀行進一步加息的揣猜,但最近的宏調動作,都集中在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不加息,人行一方面希望,避免人民幣升值壓力,另一方面,則刻意將貸款有選擇地借出。

加息是較為符合市場規律,因為在價高者得的機制下,負擔不起高息的負債人被迫退出,資金自然流入市場最需要資金的地方,即是那些最具潛力的投資。但觀乎目前物價上漲,高度集中在個別板塊上,選舉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也有道理,放債人便可挑選客人,他們會揀那些客呢?答案是甚麼都可揀,就是不揀地產和高風險投資的炒家。

縮緊銀根,直接打擊內地股市,尤其是當估值偏高時,股市特別脆弱。近來A股大跌,股民要求政府救市的聲音不絕,有論者問,為甚麼標榜市場經濟的美國可以救市,中國卻不能呢?美國救市不一定對,但從股市與經濟的關係上看,是可以理解的。美國總市值是每年經濟產出的一倍半,美國股市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較大。加上美國人儲蓄少,大部份的退休金,壓注在股市上,經濟一旦衰退,企業大舉裁員,失業人數上升,失業者在今年總統大選上,多會投在野黨一票。

中國股市的規模,較整體經濟少得多,即使高峰期,深滬股市流通股總值,是每年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一,加上大部份國民的退休金為銀行存款,股市大跌影響基本生計機會較低。中國政策重點放在解決食物價格上漲,原因是這關乎人命,甚至可以引起動亂。美國政府忌選民,中國政府怕暴民,這是政治結構的差異,以致經濟政策有根本的分別。

即使北京決定入市買A股,救市也難成功。有論者說,正因為中國股市規模少,擁有龐大資源的政府,可以輕易托市,日勤並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市場越小,潛在進入市場的資金相對越大。這些資金包括個人及企業的現金儲蓄,救市只會導致更多炒作,形成更大的泡沫。正因為這個原因,新興市場即使通常受到政府支配,但反而是最大起大落的。

論估值,雖然現價已較高位回落,例如,中石油和國壽A股07年市盈率,均為20倍。但別忘記,07年,盈利水份相當高,主要來自物業價值重估和投資收入。08年,這些收入不但可能消失,甚至錄得虧損,08年的盈利,對現時股價欠缺支持。

早前內地股市升得瘋狂,有人說港股也受到影響,變得情緒化。現在情況剛剛相反,內地股市走向理性化,可否倒轉說,內地股市正在「港股化」?

2 則留言:

大口仔 提到...

A股"港股化"證明了股票市場長期來說還是有效的。早幾個月國內股票因供應不足而出現的高溢價,有幾多國內投資者睇到?有幾多早早防範免招損失?

上星期中國政府推出所謂"救市措施",不是將短期問題長期化了嗎?

匿名 提到...

好友話有得一次就再有下次,淡友話愈救愈禍,睇下你信邊邊。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