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問題出在醫管局,笨蛋!











我的拍檔陸日勤昨天剖析了實行強制保險,可能會衍生的種種問題。今天我就繼續為大家探討醫療改革。

政府曾經先後推出6份諮詢文件,每一次都是搬出同樣的改革理據,以及相類似的解決方案:人口老化及成本上漲,現時以稅收為主的融資制度已經不勝負荷,所以要設立新的融資途徑。然後就叫巿民在加稅、社會保險、私人保險及強醫金等方案中,揀一個可以接受的。

其實只要細心一點翻查資料,就會發覺政府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掩飾問題的真正原因:醫療融資失衡,是因為醫管局的服務定位出錯,醫管局才是問題所在!

衍生大鑊飯制度

醫管局成立以前,香港的公共醫療制度,基本上側重於為貧苦大眾提供重病住院服務。當時,巿民遇上頭暈身等小病,都是自掏腰包睇私家醫生,是百分之百的用者自付,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而無力負擔私家醫院收費,就可以到政府醫院接受診治。

但醫管局在90年成立以後,整個公共醫療系統就逐漸脫離原來只提供重病醫護服務的定位,變成小病與大病兼顧,窮人及中產來者不拒的「大鑊飯制度」。

醫管局的服務範圍不斷擴大、服務質素大幅改善,但收費卻繼續維持在低水平,自然吸引越來越多人幫襯公立醫院,結果當然就是私家醫療系統萎縮、公共醫療開支倍數增長,政府則要不斷向醫管局「泵水」(附圖)。

為醫療系統定位

由此可見,所謂醫療改革,重點根本不應該是探討那一套新融資方案較佳,而是檢討醫管局,以至整個公共醫療系統的定位。

醫療改革的最佳出路,其實是大幅縮減醫管局的服務範圍,讓公共醫療系統回到從前,為低下階層提供重病住院服務的定位。另一方面,政府則應該透過稅務優惠,協助中產人士購買醫療保險或提升保單,讓有能力的人重返私營醫療系統。

高官們,請不要再左閃右避了。拿出決心改革醫管局,把公共醫療重新定位,不要再打巿民荷包的主意了!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大鑊飯制度」就是與民爭利。

匿名 提到...

要市民自掏腰包睇私家醫生,回到百分之百的用者自付才不是打巿民荷包的主意?我真的想不通這是什麼邏輯...

任一匡 提到...

日勤:與民爭利不一定唔好,視乎情況而定。

匿名:我說政府不要再打巿民荷包的主意,是指貿然實行新的醫療融資制度,等同繼續泵水入醫管局這個「獨立王國」,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最徹底的做法,是改革醫管局、為把公共醫療重新定位。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