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受軟唔受硬


奧運聖火離開港澳後,正式在內地展開傳送之旅。聖火在歐美傳遞時,飽受老外「欺凌」,到了中國境內,則是一片歌舞昇平。

北京的如意算盤,原是透過辦奧運向外展示改革開放成就、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但奧運聖火在海外的「奇妙之旅」,引發了西方的「反中國潮流」,辦奧運由好事變壞事,中國政府自然歸咎歐美刻意針對。但一匡想,當中原因恐怕並非如此簡單,事件實際上突顯了中國現時改革路線的局限。

改革開放的局限

要尋找答案,不仿翻一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Joeseph Nye的經典著作《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Joeseph Nye指出,一個國家的實力可以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前者是指利用軍事和經濟力量,強迫或收買其他國家服從自己;而後者則指透過優秀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等,感召別國歸順。一句話,要在國際舞台發揮影響力,不能夠單靠硬實力來「以力服人」,也要發揚軟實力「以德服人」。

套用這個理論,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其實主要是增強了國家的「硬實力」:中國GDP快速增長,外匯儲備豐厚,顯示國家的「經濟硬實力」越來越強;同時,中國的「軍事硬實力」亦與日俱增,軍備急速現代化,導彈及太空技術穩佔世界前列。

問題是,中國的「硬實力」雖有長足進步,「軟實力」還是遠遠落後於歐美,結果往往在輿論上陷於捱打:無論你的立場如何,都必須承認一點,就是歐美的民主自由、巿場經濟等制度及價值觀,至今仍是主導全球的意識形態,是大部分國家的學習對象,因此西方能夠佔據道德高地、牢牢操控國際輿論的話語權。相反,中國的威權體制、差勁的人權紀錄等,卻令北京背負難以洗脫的「政治原罪」。

推動「北京共識」

今次的聖火事件,應該令國家領導人有所啟發,了解到現時改革路線的局限。只要中國的制度、價值及文化仍然被外界視為落後、負面及野蠻,「硬實力」的增長不但無法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及形象,反而會令「中國威脅論」更加甚囂塵上。

中國要真正崛起,增強「軟實力」是當務之急,而領導人手上也不是沒有籌碼,就是所謂「北京共識」。以往,歐美國家一直鼓吹所謂「華盛頓共識」,簡單來說就是經濟自由主義,強調自由貿易、開放巿場、減少政府干預的經濟發展模式。但中國過去二十年的改革經驗,卻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成功道路、帶出一套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堅持「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改革、在逐步引入巿場經濟的同時,強調政府對經濟發展的規劃及調控。要提升國家的軟實力,中國政府應該努力推動制度創新、不斷豐富「北京共識」的內涵,讓「中國模式」成為全球模範,才能夠抗衡西方的文化霸權。

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國的利益變得千絲萬縷,出現大規模戰爭的機會越來越少,經濟及軍事「硬實力」已經不再像上一個世紀那樣舉足輕重。世界已經進入一個「受軟唔受硬」的年代,中國必須趕上趨勢,在加強「軟實力」上痛下苦功。

沒有留言: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