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新著《金錢之王II》,講述對沖基金經理的經驗,更加插一個額外驚喜,是有關家族資產管理的故事,主角是陳仰宗。
陳仰宗是恒隆集團(010)創辦人之一陳曾燾的幼子,亦是現任恒隆主席陳啟宗的堂弟。陳仰宗多年前放棄在外國的個人事業,返港管理父親的財產。相信這位「金錢王」是作者訪問的五位王者之中,最富有的一位,但偏偏又是最外行的。陳仰宗起初接手家庭資金管理,是由低班學起。
所謂「富不過三代」,原來不是一個中國人社會中獨有的現象,外國有研究提出大堆數據支持這個說法,富家子弟不易為。
專業基金經理管的是客人的錢,陳仰宗管的卻是兄弟姊妹的錢,壓力相當大。家族資金管理有兩種方式:一投資、二做善事。第一種是錢搵錢,第二種是派錢。
錢搵錢是日勤夢寐以求的搵錢方式,如果有若干億元,日勤會先放一部份在房地產,再買幾隻大藍籌,然後將餘下的錢,交給最聰明最敢博的對沖基金經理,爭取最佳回報。
陳仰宗的投資,並非一般人想像一帆風順,投資有賺有蝕,窮人富人皆然,更可惜的,是人的貪婪心,有時令富人忘記自己現有的優厚物質條件,而不懂知足,帶來不必要的煩惱,有時更因金錢傷害了與家人的感情。
行善可以培養親情
至於慈善,這種普遍被視為利人不利己的行為,在陳家是非常有價值的。原因是慈善,可能是維繫家人感情的各種途徑之中,金錢所能做到的最有效方式。
若日勤有幸拿天文數字的財產去做善事,可能是一件苦差,根本不知從何入手。
富人對行善卻有另一番玩味。行善策略可以分門別類,有定期的,也有針對個別事件,以及滿足家庭成員個人價值觀的。一家人齊心協力,由做研究、籌劃到執行,透過做善事來化解一家人的分歧,向共同目標進發。
四川地震慘劇,喚起港人關注,平時被指急功近利的港人,紛紛積極捐錢,原本是利人不利己的愚蠢行為,變成「份內事」。無論是出於同情心、愛國心或虛榮心,行善一定帶來良好的感覺,至少抵銷不良的感覺。陳仰宗的故事,令日勤大開眼界,培養親情,竟然也可以是行善的理由。這個理由是否富裕人家的專利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