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家葉一南慨嘆,香港餐館的食物質素每況愈下,連一味簡單的咕嚕肉也做不好。日勤雖不是食家,但亦發現近年想找好地方吃一頓晚餐,越來越困難。試想,香港人習慣出外用膳,街外菜味精又多,食物經過腸胃消化後,再經溝渠排出海港,維港的味精含量應相當高。
普遍食客對食物質素差,只有啞忍,反正沒有太多選擇,惟有抱怨店舖租金高昂,食物價格膨脹,食肆競爭激烈,借種種說法,將味精和劣質食物合理化,讓自己好過一點。
迎戰競爭降品質
其實港人今日面對的痛苦,在半個世紀前,同樣困擾嗜咖啡如命的美國人。二次大戰後,美國咖啡變成單一化商品。經過一段時間的併購,咖啡製造商的數目,只餘下數間大牌子,面對激烈競爭,咖啡商透過混入劣質咖啡替代品,逐漸降低咖啡品質,只要質素下降速度夠慢,咖啡商便可成功瞞過客人的味蕾。
推波助瀾的,還有超市和餐廳,他們以超值價的咖啡作招徠,超市不惜賣蝕本咖啡粉,因為他們知道,咖啡粉是客人必買的日用品,希望客人買超值咖啡之餘,順便多買其他產品。至於餐廳,大多奉送咖啡免費添飲服務,同樣視咖啡為順手人情。結果,超市和餐廳都集中採購劣等廉價咖啡,以降低不必要的負擔。
另外,在大戰服役的美軍,長期依賴即溶咖啡度日,戰後他們將這種「高科技」口味帶回國內,掀起美國人飲用即溶咖啡熱潮。飲即溶咖啡,方便省時,還帶點愛國情懷,但誰想到,製造即溶咖啡粉,所必須經過的特別處理程序,已經將大部份咖啡香味揮發,消費者打開咖啡罐的怡神香味,竟然是人造香劑!
消費者有權說不
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六十年代,消費者終於受不了劣質咖啡和即溶咖啡的煎熬,停止飲用咖啡,轉飲同樣含咖啡因的飲品──汽水。汽水之後風行多年,咖啡商一沉不起,直至七十年代,有人把心一橫,立志要做好優質咖啡,優質咖啡供應商才興起,孕育出星巴克及類似咖啡店,挽回美國人飲咖啡的雅興。
美國的咖啡故事,說明了消費者有權說「不」,消費者在短期內,可能對供應商降低品質行為感無奈,尤其市面上沒有太多選擇時,不過,這個困境最終會造就創新的企業,突破現有框架,帶來新局面。至於香港的飲食質素,食家的憂患,可能有待普羅食客來消解。
適逢拍檔任一匡新婚之喜,王老五的外膳生涯終於結束,一匡可享住家飯之口福了。
4 則留言:
有說星巴克的崛起,主要原因係提供了一個日間的公共social 空間 (相對於晚間的酒吧),不知兄以為言否?
p.s 香港D野真係愈來愈難食
這是很有趣的,香港好似根本冇這回事,一個打工仔每日流程是返工->放工返屋企->第二朝起身返工,大概facebook就係"the third place"。
嗯, 從這篇文章聯想到香港的電影業...那麼香港的消費者過去十年的電影消費模式, 有沒有推動了甚麼的改善呢?...
相信否極泰來的情況,遲早會出現,但模式可能同之前好唔同,會係點,我暫時沒有答案。
張貼留言